探索水下通信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与未来发展方向

分享到:

潜艇和无人潜航器在战争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战略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俄罗斯虽然在航母发展上有所放缓,但始终重视战略核潜艇的研发。新型的“北风之神”型潜艇就是俄罗斯实现军事战略的重要工具。然而,水下通信一直困扰着各国海军,由于水下环境和大气条件差异大且复杂多变,许多国家仅能实现100米深度、kb级别、间歇性的传输能力,严重制约了潜艇的情报获取、指挥控制和通信传输能力。
 
目前,各国正在努力突破水声传输的瓶颈,虽然在实验层面上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实用性和可靠性仍需进一步实践验证。因此,我们需要客观分析和审视这些进展。
 
美国海军当前面临一个紧迫的问题,即如何在水下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以满足潜艇、无人潜航器和传感器等装备的快速发展需求。美国通过支持DARPA(高级研究计划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长期资助相关高校和研究单位进行水下通信技术研究。近年来,关于水下通信技术的论文在相关期刊和会议上增多,显示出美国在水声通信、光通信、射频通信等传统水下通信领域的传输速率和组网能力方面取得了进展。
 
一、水下通信的主要途径
 
水声通信利用声波作为传输介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性能已相对稳定。目前,美军现役水声通信设备的声波传输速度约为1500米/秒,传输距离可达数千米,但传输速率仅为千比特/秒(kb/s)级别,且容易受到水温、水压、盐度、多普勒效应、水下噪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水下光通信利用可见光作为传输介质,在水声通信的基础上提高了传输速率。目前,美军在部分无人作战单元上装载了近距离光通信终端,其传输速率可达兆比特/秒(Mb/s)级别,传输距离约为100米。
 
水下微波通信以电磁波为载体,原本设计用于水下单元浮出水面后与预警机、卫星等通信。在水下使用时,与光通信具有相似的性能和参数,受到传输介质和多径效应的影响,其传输距离约为10米,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兆比特/秒量级。
磁感应通信是近两年研究的新型通信手段,采用磁场为载体,通过改变磁场强度进行信息传输,兼顾了光通信与电磁波通信的优势。
 
二、重要进展
 
水下军用通信系统面临着水下通信速率、隐蔽性和水下与水上互联互通等三大挑战。针对这些问题,美军一直在进行积极而有效的研究,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进展。
 
首先,在水下通信速率方面,研究人员针对现有的水声通信、光通信和微波通信方式的传输速率进行了改进。通过采用衰减更低的蓝绿色光通信技术,以及优化信道编码、正交载波复用等技术,水下光通信速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另外,通过应用分布式数据传输和协同技术,多个单元之间的组网和协同能力也有了显著提升。据报道,密歇根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环境下已经实现了约50Mb/s的水下光通信速率,这个速度比现有的水下通信装备有较大进步。同时,利用协同降噪技术的水声通信速率可达约100kb/s,微波通信速率可达21.4Mb/s,这些都比现有的装备传输速率要快得多。
 
其次,在提升水下通信隐蔽性方面,研究人员对水声通信和光通信的保密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水声通信和光通信来说,它们的信号容易被侦测和干扰,因此需要依赖加密技术来保障通信的保密性。而磁感应通信具有天生的安全优势,在保证传输速率的同时很难被侦测,因此成为了未来水下通信系统的重点关注领域。研究人员已在实验室环境中成功实现了水下磁感应通信,并将传输速率提高到约26Mb/s。该通信方式目前还没有有效的侦测手段,因此受到了美军相关研究单位的高度关注。
 
最后,在解决水下与水上互联互通问题上,美军目前的“俄亥俄”级潜艇采用浮出水面进行微波通信或利用水面浮标进行中继通信。近年来,美国等国家在水下与水面中继通信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通过拖曳式水面浮标或部署式水面浮标,实现了水下作战单元与水面舰船、飞机和卫星之间的中继通信。水上部分的传输速率可达225Mb/s,拖曳式光纤通信浮标的水下部分传输速率可达1Gbps,部署式浮标的水下部分光传输速率可达44.6Mb/s,并且都支持编队组网和协同操作。这些技术的出现为解决水下与水上的互联互通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针对水下军用通信系统面临的三大挑战,美国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这些进展为提升水下作战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前景展望
 
随着无人和智能化装备的飞速发展,水下通信技术已成为制约水下作战部队信息化作战的一大瓶颈,无法满足复杂战场态势信息实时传输的需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在传输速率方面,传统的水声通信、微波通信和光通信等手段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无法支持未来信息化作战所需的视频传输和复杂战场信息传输等高速数据传输需求。
 
其次,在传输隐蔽性方面,水声通信和光通信容易暴露自身目标,存在固有的劣势。因此,磁感应通信系统的出现可能会解决上述问题。它在保证传输速率和安全性的同时,适应各种复杂的水文环境,具有成为未来水下通信系统首选方案的潜力。
 
最后,在水下与水上互联互通问题上,通过浮标实现水下与水上通信的中继已成为各国海军的共同认知。当前,各国正积极研究浮标的无间断供电、小型化以及伪装等问题,以提高水下目标的生存性。
 
目前,各国海军正在积极推动水下与水上通信的互联互通,以实现水下作战部队与水面舰艇、飞机等作战力量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浮标技术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挑战。未来的研究将需要进一步解决浮标的无间断供电、小型化和伪装等问题,以提高水下目标的生存性和作战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无人和智能化装备的不断发展,未来水下通信技术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通过不断研究和创新,相信未来的水下通信技术将会取得更加突破性的进展,为水下作战部队的信息化作战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继续阅读
各种通信铁塔和机房类型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铁塔和机房作为支撑通信网络的重要基础设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不仅承载着通信设备的安装与运行,还直接影响着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什么是电磁波?最通俗易懂的电磁波基础

电磁波,这个听起来有些高深的词汇,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天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视、微波炉等都离不开电磁波。那么,电磁波究竟是什么呢?

6G新空口:技术革新与框架展望

6G新空口技术框架是6G网络技术的关键部分,旨在实现更高效、更快速、更可靠的数据传输。它利用太赫兹波进行数据传输,融合多种技术创新,如智能信号处理、动态频谱接入等,以提高通信性能和用户体验。新空口技术框架包括频谱再利用和超大规模MIMO等关键技术,注重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以满足未来多样化的通信需求。

FPGA赋能:精准IRIG-B编码器,同步新标杆!

在现代测量、控制及通信系统中,精准的时间同步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我国众多领域,如靶场测量、工业控制、电力系统等,均广泛采用IRIG-B时间码作为时间同步的“金标准”。IRIG-B时间码,简称B码,分为直流(DC)与交流(AC)两种格式,它们在确保时间信息的准确传递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电波技术革新与影响因素全新解析!

无线电波基于电磁感应与振荡原理进行传输,其传播特性受频率、波长等参数影响。大气条件、地形地貌和其他电磁波均可能对其传播产生干扰。因此,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需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确保系统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