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51|回复: 0

笔记本电脑是否可以乘着5G之风而起?

[复制链接]

220

主题

415

帖子

12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5
发表于 2018-3-19 22: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移动通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从较早的手机到现在的智能家电等,移动通信已经进入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MWC 2018大会上,5G作为最先进一代的通讯技术已经初具雏形,5G的诞生瞬间成为了科技行业内最火的话题。那么5G有哪些优势?5G的发展又会给PC行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1.png
在1978年贝尔实验室中移动通讯系统诞生,这就是第一代移动通讯系统(1G)。经过那个年代的人们一定还记得当时身份的象征——大哥大,不过由于初代通讯系统价格昂贵,容量有限,且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有较大问题,所以“大哥大”没有普及开,在当时仅是一个“稀罕物”的存在。进入新世纪后,数字传输技术全面取代了1G,2G时代到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当时的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两大巨头,相比于初代通讯系统,2G无论是在价格还是在安全性和稳定性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虽说在当时还是不便宜,但移动通讯已经开始逐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png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2G网络10k/s的传输速度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3G顺势而生,几百k每秒的传输速度让我们可以流畅的浏览电脑网页,收发邮件,进行视频通话等。在传输速度有了保障后,智能手机开始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可以说3G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智能手机的发展,苹果和安卓分庭抗礼也是在哪个时代开始的。现在4G已经全面普及,相较于上一代移动通讯技术,4G的速度有了极大的提升,其传输速率可达到20Mbps,甚至最高可以达到高达100Mbps。速度的提升,让我们的移动互联设备不仅仅局限于浏览网页,收发信息等,对于物联、智能支付等业务也在技术上也提供了足够的支持,移动通信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并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png
距离4G全面覆盖的时间只有短短5年左右的时间,5G就已经悄然而至。在今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5G”成为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三星、华为、高通等公司都已经开始了5G网络的测试,其中AT&T更是宣布今年将会逐步推出5G网络服务!并且今年大会上展示的5G人形助理机器人也成为了一大亮点。看来5G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今年极有可能揭下第五代通讯技术的神秘面纱,而依附于5G技术的新产品也即将爆发。

4.jpg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个比喻并不是很恰当,但5G的到来会给PC行业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日渐平庸的PC行业能否借助5G这阵飓风重现当年的辉煌呢?

首先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第五代通讯技术,5G即第五代通讯技术,它的下载速度预计将会比上一代通讯技术至少快10倍,最多甚至可达100倍。引用华为的首席营销官的话来说就是:5G可以让老百姓的下载速率以GB为单位。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下载速率的提升是最为直观的感受,4K甚至8K的电影的缓冲时间可以使用秒来计算。不仅如此,5G的到来将会带动云技术将会进一步的发展为我们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且5G大容量和低延迟对于智能家电,人工智能等方面也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一言以蔽之——5G简直厉害惨了!

5.jpg
现在PC接入网络绝大多数都是采用有线连接(稳定性更好),或是接入无线网络(较为方便),这极大的限制了笔记本电脑的适用范围。虽然现在无线网络非常普及,但是绝大多数的公共网络网速堪忧,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使用体验。在这里我不得不提醒大家的就是公共网络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现在很多人外出使用选择通过手机热点连接网络,但是手机电量消耗又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

6.png
如果笔记本电脑也能像手机一样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移动网络就好了。

其实很多厂商在早些时候就已经推出了LTE笔记本电脑,内置eSIM卡,可以随时接入移动网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联想小新 Air。从该系列后续产品中直接取消了LTE模块这一举动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用户似乎并不买账。一方面因为移动网络的下载速度不稳定,还有就是高昂的流量费用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笔记本的流量消耗要远高于手机,再加上流量套餐不完善,还不如使用手机热点来的实惠。

7.jpg
那么这些问题会随着5G的到来而得到解决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RF技术社区

GMT+8, 2024-3-29 14:03 , Processed in 0.08541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