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WLAN技术标准即将发布

分享到:

802.11ac被视为未来2-3年内最为重要的无线技术之一,并成为第五代Wi-Fi技术标准。然而随着物联网的规模应用,现在的WLAN标准已经难以满足需求,低频段WLAN成为新的焦点。

专门面向物联网的低频段的802.11ah标准正在制定中,预计2016年发布。

802.11ah标准预计2016年发布

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相关人士透露,面向物联网应用的低频段WLAN标准——802.11ah已经进入了标准起草制定阶段,预计正式标准将于2016年发布。“国内外主流公司均看好面向物联网应用的WLAN发展前景,都在积极推进802.11ah标准。而Wi-Fi联盟也正在讨论面向物联网应用的WLAN产业化项目。”

实际上,2010年IEEE就已经启动了802.11ah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使用1GHz以下的免许可频段。众所周知,低频段覆盖更大,可以支持更多用户,功耗也相对较低。对物联网发展来说,低频段的选择更为适合。

“802.11ah可以应用到传感器和智能抄表、传感器和智能抄表回传链路以及Wi-Fi覆盖扩展等应用场景。”

据了解,目前802.11标准由高通主导,华为、博通、中兴、英特尔、NEC以及三星等参与。

物联网成用频“大户”

提及物联网的未来,甚至一粒沙子都会有自己的ID。据市场研究机构ABIResearch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物联网上的无线连网设备总数已经超过了100亿台,预计这一数据将在2020年之前再增加两倍,达到300亿台。

如此庞大的事、物、人之间怎样实现智能连接?在ZigBee、蓝牙和NFC等众多无线方案中,Wi-Fi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目前物联网应用最广泛的一项技术。然而也就是因为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到来,更加加剧了频谱资源的紧张。根据有关部门预测,2020年RFID将会出现密集大规模应用,物联网已经成为Wi-Fi用频大户,届时将会面临一定的频谱缺口。

“因此,GHz以下频谱的规划,对物联网发展来说是个大事,更利于物联网的规划化应用。”相关人士表示。

继续阅读
三巨头人工智能大战升级,物联网才是下半场重点

近期的人工智能话题不可谓不热闹,前有两会为之添火,后有BAT竞相布局,关于BAT三巨头之间的AI相争不过是一个开端而已,未来会延伸到更深层次的产业竞争中去。

卫星物联网悄然崛起,万亿市场价值即将井喷

这几年,卫星通信的话题热度极高。“卫星物联网”这个概念相信很多人是第一次听到,众所周知,按使用对象,互联网可以分为“人联网”和“物联网”。我们普通消费者用户使用的手机等应用,都属于“人联网”。而物联网的话,主要是政府或企业用户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场景使用。

一种为物联网跟踪器选择合适降压升压的方案

物流团队可以随时了解其车队的性能和位置,供应链经理可以保持 无需进入仓库即可监控库存水平,农民无需出门即可监控他们的田地。 这些实时洞察得益于窄带物联网 (NB-IoT) 等新无线电接口 和 LoRa (远程)。这些接口针对长距离、低功耗、低成本和低电池消耗进行了优化,是 实现大量新应用,如车队跟踪、资产跟踪、智能农业、货物标签、 等等。新一代信标直接连接到专用蜂窝网络, 无需使用 蓝牙与网关通信。由于无线电接口针对低功耗进行了优化,因此稳压器 为 IoT 设备供电还必须消耗低功耗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寿

由原电池供电的远程患者监测(RPM)的电源设计

远程患者监测是一种技术,可以在传统临床环境之外监测患者,这可能会增加获得护理的机会并降低医疗保健服务的成本。远程患者监测使用数字技术从一个位置的个人那里收集医疗和其他形式的健康数据,并将该信息以电子方式安全地传输给不同位置的医疗保健提供者,以进行评估和建议。它允许护理提供者使用移动医疗设备实时跟踪生命体征或/和分析数据。这些功能对为显示器供电的单节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为ECG远程患者监护贴片提供电源解决方案,以延长电池寿命以利用这些功能。本文还介绍了准确估计 RPM 电池寿命的方法。

无源物联网技术探讨

针对现有物联场景中RFID技术面临的干扰大、通信距离受限、不支 持连续组网、不支持定位等技术痛点,提出了联合干扰抑制、极简空口协议栈设计、基于蜂窝网络的粗定位等无源物联网关键技术。面向未来商用部署,分析了无源物联网端到端的网络架构和无线网络部署的可行性与链路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