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旗舰机S7 Edge拆解

分享到:

新鲜出炉的三星深度拆解Galaxy S7, 我们为您带来未来的拆解经典:Galaxy S7 Edge。
 
与大多数双旗舰发布相似,制造商倾向于共享尽可能多的设计元素。我们期待这个拆解会变成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寻找不同的游戏。
 
基本参数:
1
双曲面 5.5 英寸 Super AMOLED 触摸屏,2560 × 1440 分辨率(530 ppi)
高通骁龙820处理器,4GB 内存 ,Adreno 530 GPU
12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 和双像素自动对焦, 4K 视频录制; 500万前置摄像头
32 or 64 GB 内置储存,可拓展microSD可(最高200 GB)
IP68 级防水能力
Android 6.0 Marshmallow
 
 
步骤 2
 
2
快速的和去年的Galaxy S6 Edge 显示更大的区别在内部。S7 Edge 也增加了对IP68级防护和microSD卡拓展的支持,这些是在去年的产品上缺席的。
3
 
 
相机的突起也明显减少了许多,虽然这可能是由于S7 Edge的厚度增加了0.7mm。
 
步骤 3
4
又一次,我们继续使用了iOpener,加热我们手边的Galaxy。
5
这个过程和标准版S7是相同的:早加热软化后,我们的iSclack和拨片组合对于某些格外坚固的胶水超级有效。
你还记得那些年的那些易碎的背面面板吗?至少它们容易更换。
 
步骤 4
 
6
 
把S7和S7 Edge并排放置来比较和对比:着重于比较相同之处,不同之处稍稍带过。
在内部,两台设备哟相同的相机,闪存,主要的结构,甚至天线的位置也是相同的(几十他们的布线上有稍微的不同)。
7
布局惊人的相似,曲面版从反面看反而没有标准版弯曲。
S7的背面模仿了Edge的正面,采用了曲面的玻璃面板。
 
步骤 5
 
8
好消息,筒子们!电池不再和上一代的Edge一样放置在主板之下。
 
9
看起来和标准版S7保持一致对Edge来说是件好事。
我们拿出了超大的3,600 mAh电池
10
这比S7上已经很大的 3000 mAh电池还要大20%。这似乎是牺牲的厚度来换取更长的电池寿命和减少频繁充电引起的电池损耗。
 
 
 
 
步骤 6
我们深入的曲屏怪兽的腹部,但是和他的平面版兄弟比起来,一切看起来似乎是一样的。
11
 
12
 
 
我们深入的曲屏怪兽的腹部,但是和他的平面版兄弟比起来,一切看起来似乎是一样的。
很不幸,Edge采用了上一代我们最不喜欢的设计:连接虚拟键LED的电缆环绕着中框,然后被黏在屏幕玻璃上,这和去年的设计对比来说是一种倒退。然后主板也即将被拿出来。
无论如何,让我们先把主板拿出来。
 
 
步骤 7
 
14
接下来,是时候用数字来传达一些芯片的编号。在主板的正面,我们标记了:
 
淡蓝色的是
Qorvo QM78064 高频RF集成模块和 QM63001A 分集接收模块
 
 
步骤 8
15
和标准版S7的芯片组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这里不多赘述。
 
 
步骤 9
16
啊哈,还有一个东西。
这整个“水冷”部件?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你错过了这个,我们在S7拆解里面详细介绍了我们的发现,在这里也没什么不同的。
S7 Edge上的微型热管和我们从S7上拆出来的相似。这应该提供了同样的对热量扩散到金属中框的效果提升,提高了装备了Samsung Gear VR后的散热能力。
 
 
 
 
步骤 10
Samsung Galaxy S7 Edge 的课维修性:10分中得了3分(10分为最易维修)。
17
很多的元件是模块化的,易于替换。
不像S6 Edge,电池可以在不移除主板的情况下拆卸——但是强力的粘合剂和胶水粘合的背部面板使得进行更换要困难的多。
如果你需要更换USB接口,屏幕需要被移除(更像是破坏)。
前后玻璃面板提供了双倍的易碎性,背部面板上的强力粘合剂使得进入设备内部非常困难。
移除玻璃而不破坏屏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继续阅读
超共源共栅简史

尽管宽带隙半导体已在功率开关应用中略有小成,但在由 IGBT 占主导的高电压/高功率领域仍未有建树。然而,使用 SiC FET 的 “超共源共栅” 将打破现有局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超共源共栅的历史,并探讨如何将其重新用于优化现代设计。

OBC 充电器中的 SiC FET 封装小巧,功能强大

在功率水平为 22kW 及以上的所有级别电动汽车 (EV) 车载充电器半导体开关领域,碳化硅 (SiC) MOSFET 占据明显的优势。UnitedSiC(如今为 Qorvo)SiC FET 具有独特的 Si MOSFET 和 SiC JFET 级联结构,其效率高于 IGBT,且比超结 MOSFET 更具吸引力。不过,这不仅关乎转换系统的整体损耗。对于 EV 车主来说,成本、尺寸和重量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使用 UWB 技术的卓越汽车

对于消费者和车队来说,无线定位/距离感测和安全通信是确保新兴汽车系统具有出色便利性、性能、安保和安全功能的支柱。人们对自动驾驶和增强驾驶员辅助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人们熟悉的短距离相对位置感测技术在汽车应用中存在局限性。

未来继续向前发展:智能电池管理帮助打造优化设计

锂离子技术已成为电池供电设备的动力来源,与其他化学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很多优势。但是,该技术也有缺点,那就是必须进行妥善管理,以确保它们安全地充电和放电。本博客文章将探索锂离子技术的发展历史与挑战,并介绍用于控制运行时间、灵活性和安全性的智能电池系统管理解决方案。

再生电源效率正在成为真正的差异化优势

电动汽车终将成为人们首选的交通方式。从外观上看,电动汽车和现在马路上遍布的汽车毫无区别。有区别的是内部电机和能量的交换方式,其中涉及许多权衡取舍。本博文探讨了电动汽车在保持效率、整体性能和行驶里程时的设计考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