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关键技术:氮化镓
在日前举办的IC China 化合物半导体产业趋势论坛上,Qorvo应用市场总监黄靖先生作了一个题为《5G关键技术:GaN》的演讲,为我们大家披露了这种化学物半导体在5G的“妙用”。
Qorvo 应用市场总监 黄靖
在黄靖看来,从4G往5G升级的过程中,我们将会看到化合物半导体的爆发性增长。尤其是在5G MIMO PA带来的增长势头更是凶猛。在未来几年,不论在5G基站还是4G基站中,氮化镓将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并将具有强大的商业增长动力。
以国内为例,黄靖指出,今年国内部署的5G基站将会达到10万个,而到了2020年,国内将会迎来四十万到八十万规模的5G基站部署。5G MIMO阵面将达到64个天线。这样庞大的天线阵在功耗,尺寸,成本等方面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运用先进的复合半导体工艺达到最优的系统指标成为5G MIMO的关键之一。
对于运营商来说,如何在5G基站的成本,可靠性,性能等方面找到一个最优方案,也成为他们着重考虑的问题。在传统材料的局限开始凸显的时候,氮化镓就开始走到了前台。
黄靖表示,氮化镓材料本身的特性让它们拥有如高可靠性、高带宽和支持更高的频率的特点,如果想要做到同样的性能指标,氮化镓器件的尺寸会较之其材料小很多,这也是氮化镓的一个必须要谈的优势。因为这样的话,利用氮化镓器件打造的产品尺寸和成本都会下降,整机效率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整个设备的尺寸变小,也更便于塔上安装。
“氮化镓带来的上述优势是其它材料所不能达到的”,黄靖强调。“作为业界领先的射频方案供应商,Qrovo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氮化镓产品”,黄靖补充说,
从他的介绍我们得知,Qorvo推出了基于0.25微米工艺推出了一系列会被应用到基站的的氮化镓产品。同时,Qorvo的0.15微米和90纳米工艺的更多氮化镓产品,也以适应更高频率的需求。
“同时,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根据需要把GaN,GaAs,SOI等不同材料以MCM的模式组装到一起,提供高集成,小尺寸,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方案也是大规模应用的正确选择”。黄靖说。
本文来自Qorvo公众号
当用户通过 5G 手机进行视频流媒体传输时,基站与终端之间的信号链路中,射频前端作为核心功能模块承担着关键处理任务。这一集成于手机主板的微型无线系统,负责完成无线信号的接收放大、发射滤波、信号切换等核心功能。
在5G通信高频段、Massive MIMO技术需求下,传统射频功率放大器性能受限。GaN作为宽禁带半导体,因高击穿电场强度、电子迁移率和热导率,使功率放大器实现高功率、高频运行与高效散热。其高功率密度、高效率、良好线性度契合5G要求,产业生态完善降低成本,因而成为5G基站主流。
5G凭借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特性,加速数据传输与设备接入;边缘计算将数据处理下沉至网络边缘,减少云端传输时延。二者融合从数据传输、设备管理、安全保障重塑架构,虽面临技术融合等挑战,但已推动智能家居迈向高效低时延时代。
5G RedCap 作为 3GPP R17 标准的 5G 轻量化版本,针对物联网需求应运而生。其通过优化射频带宽与天线设计,简化协议栈信令流程,采用 QPSK 等调制及 Turbo 编码等技术,在保障一定传输性能的同时,降低硬件成本与设备功耗,实现了性能与成本的平衡,为物联网发展提供关键通信支撑。
从5G到6G,毫米波技术借丰富频谱与高频特性,实现10Gbps+峰值速率、1ms内低时延,却因传播损耗大、覆盖半径小等受限。波束成形、RIS技术及GaN射频器件、相控阵天线等创新,优化信号传播与射频系统,将在6G回程等场景推动无线通信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