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测量三阶互调频率截取点的技术方法
三阶互调截取点(IP3)是衡量通信系统线性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系统在受到强信号干扰时的互调失真程度。然而,当系统的IP3较高时,精确测试IP3变得困难,因为测试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测试配件的隔离度、线性度和匹配性等)都会对高IP3的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互调干扰是指在通信系统中,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通过非线性电路传输时所产生的干扰。这种干扰会导致与有用信号频率相同或相近的频率组合,进而影响通信质量。根据IS95规范和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检测标准,GSM直放站产生的杂散和互调信号在9kHz至1GHz范围内应小于-36dBm,在1GHz至12.75GHz范围内应小于-30dBm。
在射频或微波多载波通讯系统中,三阶交调截取点IP3(Third-order Intercept Point)是一个衡量线性度或失真的重要指标。交调失真对模拟微波通信来说,会产生邻近信道的串扰,对数字微波通信来说,会降低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并使误码率恶化;因此容量越大的系统,要求IP3越高,IP3越高表示线性度越好和更少的失真。
关于接收机结构我们从最传统的超外差结构开始介绍,超外差结构能提供非常好的性能,但这种结构需要大量分离元件,像滤波器、混频器、放大器等。由于小型化、个性化等等商用的需求,出现了零中频和低中频接收机结构,同时软件无线电(SDR)技术也为射频微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开放的商用频率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企业集中力量开发属于自己的SDR。
1997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征集3G无线传输方案时,我国于1998年1月召开了香山会议。这是中国确定3G候选技术策略的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在此次会议上来自全国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分别介绍了各自在3G技术研究方面的一些基础和观点,其中包括提出TD标准提案的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后来的大唐电信。该提案是电信研究院在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DMA无线接入系统基础上,经过重大技术创新而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