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G会是什么情况?

分享到:

6G网络的发展正在加快步伐,一个新的芬兰财团希望加快下一代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一个日美联盟也在寻求引领对无人应用至关重要的技术标准化。
 
6G 的开发和部署被视为移动行业的“万亿美元机遇”,而技术领导地位日益成为全球许多政府的政治优先事项。
 
6g
 
尽管现在预测 6G 标准将采取的最终形式以及将包含哪些技术还为时过早,但对其能力以及运营商、制造商和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有一些合理的假设。
 
6G无线电
 
自然,6G 网络将在速度、容量和低延迟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同时预计它们将更加智能和可靠。这将提供卓越的移动宽带,同时也支持高级服务,例如真正身临其境的扩展现实 (XR)、高保真移动全息图和数字双胞胎。
 
这些应用的核心将是 6G 弥补当前限制的能力——例如移动设备有限的处理能力——以及将智能集成到网络中。
 
如果最雄心勃勃的目标得以实现,那么 6G 的容量将是 5G 的 100 倍,每平方公里将能够支持 1000 万台设备。
 
信号将在地表上方延伸 10,000 米,实现天空、太空和水下的“3D 覆盖”。所有这些功能都将允许智能传感、定位、边缘计算和高清成像。
 
然而,最大的挑战之一可能是频谱,6G 使用更高的频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容量增益,包括 1THz 和 sub-THz 水平。无线电技术和频谱是芬兰新项目的重点。
 
该国在无线电接入网络 (RAN) 技术的发展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希望随着行业从 5G 向 6G 转变而保持这一传统。RF Sampo 项目由九家公司和三个研究机构组成,包括诺基亚、Bittium 和奥卢大学。
 
6G标准化
 
“芬兰在无线电技术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这是无线系统的核心,”诺基亚的 Saila Tammelin 说,他是该项目的工业负责人。“RF Sampo 旨在加强芬兰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同时超越工业 5G 并迈向 6G。
 
“RF Sampo 包括无线电子系统、组件和算法的开发。它还解决了能够更快地将创新投入使用的工作方式的开发,例如,通过更有效的模拟和建模方法。解决越来越复杂的无线系统的挑战需要公司和研究机构之间密切的研发合作——以扩大和更新芬兰的知识库和创新能力,”
 
6G
 
RF Sampo 将专注于使 6G 无线电技术尽可能高效,利用新频段和天线技术的力量,并创建可降低 6G 复杂性的设计。具体来说,它将研究 5G 和 6G 的新射频技术,包括天线结构、集成电路、新射频架构和算法。
 
另外,日本和美国将合作将芯片级原子钟技术商业化,这对于以类似于 GPS 的方式实时控制和定位无人驾驶车辆和无人机至关重要。希望该技术将在 2025 年之前开发出来,其努力将包括一系列行业,包括汽车、移动和钟表行业。
 
鉴于我国将对 6G 的发展产生比前几代移动连接更大的影响力,日本和美国也希望在标准化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本文来源网络整理
继续阅读
加强先进芯片制造:散射检测仪与CD-SEM的结合为关键

随着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迭代更新,对于芯片检测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传统的制程检测方法中,传送带承载芯片逐一通过光学显微镜、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进行检测,但这种方式存在检测精度低、追溯性差等问题。为此,散射检测仪和CD-SEM结合应运而生,成为目前先进芯片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散射检测仪和CD-SEM结合的原理、优势及应用情况,探讨其在先进芯片制造方面的重要作用。

浅谈射频环行器

对于射频工程师来说,射频环行器是有很多应用的,在整个电路设计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它是将进入其任一端口的入射波,按照由静偏磁场确定的方向顺序传入下一个端口的多端口器件,又叫射频隔离器。射频或微波环行器或隔离器是通常具有三个,有时是四个端口的设备,它们用于射频系统设计,需要将电源从一个端口传输到另一个端口,同时将电源与另一个端口隔离。

还在为射频电路设计犯愁吗?看这一篇就够了

电路设计是非常复杂的一门学科,可以说是学无止境,几乎没有一个人说自己精通所有的电路设计,即使是最自信的设计人员,对于射频电路也往往望而却步,因为它会带来巨大的设计挑战,并且需要专业的设计和分析工具。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看看在射频 PCB 设计中的一些技巧,帮助你事半功倍。

车际互联,出行多元

智能汽车是目前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与传统汽车相比,它不仅在驾乘体验上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和高效的服务,还可以实现与其他车辆、基础设施和云端等设备的互联互通,构建一个智慧出行的生态系统。因此,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被称为“新四化”,即电气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其中,网联化是这场变革的基础和核心,指的是汽车通过各种通信技术与车内设备、车际设备和云端设备进行车联网,实现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服务协同。

CAN报文自定义协议转发操作原理与步骤

在CAN总线通信的应用领域中,很多客户需要将CANID放在CAN报文中,这样更方便接入不同的设备,有利于用户通过模块更方便地组建自己的网络,使用自定的应用协议。但是要实现这样的应用,用户往往需要不停地去修改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