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使用毫米波之后,6G/7G用什么

分享到:

 随着商用落地,最近,关于5G的话题不绝于耳。
 
了解5G的人都知道,5G网络主要有两种频段,一种是sub-6GHz,另一种是毫米波(Millimeter Waves)。
 
实际上,我们现在的LTE网络都基于sub-6GHz,而毫米波技术才是实现畅想5G时代的关键。
 
遗憾的是,在移动通信发展的数十年里,由于种种原因,毫米波一直没有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
 
然而,有相关专家在4月举行的布鲁克林5G峰会上表示,太赫兹波(Terahertz Waves)或许能弥补毫米波的短板,加快6G/7G实现的进程。
 
太赫兹波拥有无限的潜力
 
4月,第六届布鲁克林5G峰会如期举行,峰会的内容涉及5G部署、经验教训总结、以及5G的发展展望等。
 
除此之外,德累斯顿大学教授Gerhard Fettweis和NYU Wireless的创始人Ted Rappaport还在本次峰会上谈到了太赫兹波的潜力。
 
这两位专家表示:
 
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研究太赫兹波,它的频率将成为下一代无线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
 
Fettweis在本次峰会的演讲中回顾了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还讨论了太赫兹波在解决5G局限上的潜力,他指出:
 
我们即将进入5G时代,这对物联网和AR/VR等技术的应用来说意义非凡。
 
虽然6G和前几代技术有不少相同点,但它也会弥补很多缺陷。
 
那么,专家们如此看好的太赫兹波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太赫兹波2004年由美国提出,被列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
 
它的波长在3μm到1000μm之间,而频率在300GHz到3THz之间,高于5G使用的最高频率,即毫米波的300GHz。
 
电磁学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太赫兹波介于无线电波和光学波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它和其余电磁波不同的特性。
 
换句话来说,太赫兹波兼具微波通信以及光波通信的优点,即传输速率高、容量大、方向性强、安全性高及穿透性强等。
 
从理论上讲,在通信领域里,频率越高通信容量就越大。
 
而太赫兹波的频率比目前使用的微波要高1~4个数量级,它能提供微波无法达到的无线传输速率。
 
因此,它能解决信息传输受制于带宽的问题,也能满足用户对带宽的需求。
 
太赫兹波有望在十年内运用于通信技术
 
虽然不少专家确信,太赫兹波将颠覆通信行业,然而,人们尚不知道太赫兹波究竟能弥补什么缺陷。
 
因为世界各地的移动运营商才刚刚推出自己的5G网络,要想发现不足之处还需要时间。
 
不过,太赫兹波的物理特性已经凸显了它所具有的优势。
 
比如,太赫兹波比毫米波波长短,频率高。
 
这就意味着太赫兹波能够更快更多地传播数据,因此,将太赫兹波引入移动网络或许可以解决5G在数据吞吐量和延迟时间方面的不足。
 
Fettweis在演讲中还展示了测试的结果,在20米内,太赫兹波的传输速度是每秒1TB。
 
虽然这个成绩并不是特别优异,但Ted Rappaport仍坚信太赫兹波是未来6G,甚至7G的基础。
 
作为毫米波研究领域的先行者,Rappaport有力地证明了毫米波在5G网络中的作用。
 
他坦言道,得益于太赫兹波的频率,以及目前蜂窝技术的改善,人们在不远的将来就会看到,智能手机拥有了类似人脑的计算能力。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切都有高度投机的意味。但如果发展趋势一直按照目前的情况继续
 
那么,在未来十年里,我们有望看到移动运营商将太赫兹波运用于通信技术。
继续阅读
加强先进芯片制造:散射检测仪与CD-SEM的结合为关键

随着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迭代更新,对于芯片检测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传统的制程检测方法中,传送带承载芯片逐一通过光学显微镜、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进行检测,但这种方式存在检测精度低、追溯性差等问题。为此,散射检测仪和CD-SEM结合应运而生,成为目前先进芯片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散射检测仪和CD-SEM结合的原理、优势及应用情况,探讨其在先进芯片制造方面的重要作用。

浅谈射频环行器

对于射频工程师来说,射频环行器是有很多应用的,在整个电路设计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它是将进入其任一端口的入射波,按照由静偏磁场确定的方向顺序传入下一个端口的多端口器件,又叫射频隔离器。射频或微波环行器或隔离器是通常具有三个,有时是四个端口的设备,它们用于射频系统设计,需要将电源从一个端口传输到另一个端口,同时将电源与另一个端口隔离。

还在为射频电路设计犯愁吗?看这一篇就够了

电路设计是非常复杂的一门学科,可以说是学无止境,几乎没有一个人说自己精通所有的电路设计,即使是最自信的设计人员,对于射频电路也往往望而却步,因为它会带来巨大的设计挑战,并且需要专业的设计和分析工具。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看看在射频 PCB 设计中的一些技巧,帮助你事半功倍。

车际互联,出行多元

智能汽车是目前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与传统汽车相比,它不仅在驾乘体验上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和高效的服务,还可以实现与其他车辆、基础设施和云端等设备的互联互通,构建一个智慧出行的生态系统。因此,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被称为“新四化”,即电气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其中,网联化是这场变革的基础和核心,指的是汽车通过各种通信技术与车内设备、车际设备和云端设备进行车联网,实现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服务协同。

CAN报文自定义协议转发操作原理与步骤

在CAN总线通信的应用领域中,很多客户需要将CANID放在CAN报文中,这样更方便接入不同的设备,有利于用户通过模块更方便地组建自己的网络,使用自定的应用协议。但是要实现这样的应用,用户往往需要不停地去修改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