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之后的WiFi 7将引发哪些变革
WiFi 6已经开始陆续普及,你用上了吗?没想到这么快WiFi又有了重大更新,WiFi 7正式登场。本文将从WiFi 7的基础介绍开始,并与WiFi 6进行对比,来看看升级之后的WiFi 7又将引发哪些变革。
WiFi 7是下一代WiFi标准,对应的是IEEE 802.11将发布新的修订标准IEEE 802.11be,极高吞吐量EHT(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 )。
WiFi 7是在WiFi 6的基础上引入了320MHz带宽、4096-QAM、Multi-RU、多链路操作、增强MU-MIMO、多AP协作等技术,使得WiFi 7相较于WiFi 6将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
Wi-Fi 7预计能够支持高达30Gbps的吞吐量,大约是WiFi 6的3倍。IEEE 802.11be EHT工作组已于2019年5月成立, Wi-Fi 7完整发布预计在2024年。
2.4GHz和5GHz频段免授权频谱有限且拥挤,现有WiFi在运行VR/AR等新兴应用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QoS低的问题。为了实现最大吞吐量不低于30Gbps的目标,WiFi 7将继续引入6GHz频段,并增加新的带宽模式,包括连续240MHz,非连续160+80MHz,连续320 MHz和非连续160+160MHz。
在WiFi 6中,每个用户只能在分配到的特定RU上发送或接收帧,限制了频谱资源调度的灵活性。为解决该问题,进一步提升频谱效率,WiFi 7中定义了允许将多个RU分配给单用户的机制。当然,为了平衡实现的复杂度和频谱的利用率,协议中对RU的组合做了一定的限制。
WiFi 6的最高调制方式是1024-QAM,其中调制符号承载10bits。为了进一步提升速率,WiFi 7将会引入4096-QAM,使得调制符号承载12bit。在相同的编码下,WiFi 7的4096-QAM比WiFi 6的1024-QAM可以获得20%的速率提升。
为了实现所有可用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迫切需要在2.4 GHz、5 GHz和6 GHz上建立新的频谱管理、协调和传输机制。工作组定义了多链路聚合相关的技术,主要包括增强型多链路聚合的MAC架构、多链路信道接入和多链路传输等相关技术。
在WiFi 7中,空间流的数从Wi-Fi 6的8个增加到16个,理论上可以将物理传输速率提升两倍以上。支持更多的数据流也将会带来更强大的特性——分布式MIMO,意为16条数据流可以不由一个接入点提供,而是由多个接入点同时提供。
Wi-Fi 7中的多AP间的协同调度,包括小区间的在时域和频域的协调规划,小区间的干扰协调,以及分布式MIMO,可以有效降低AP之间的干扰,极大的提升空口资源的利用率。
WiFi技术始终在更新,虽然更新速度在加快,但是其推出并得到广泛商用还有一定的时间距离。目前WiFi 6和WiFi 6E依然占据主流,尤其是在天线领域,仍然起到了重要作用。
保护继电器是一种智能设备,它能够接收来自电流、电压、电阻、温度、甚至光线等各种输入信号,并通过与预设点的比较来提供视觉反馈、通信输出和控制警报等功能。此外,它还可以关闭或打开电源,用于保护工业环境中的电机和接地故障。而调节继电器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保护继电器,当运行参数超过预设限值时,会被激活以进行调节。
网络分析仪和频谱分析仪是电子测试领域中常见的两种仪器。它们虽然可以完成某些相似的测试任务,但在实际使用中却有很大的差别。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种仪器的异同。
电解电容器因其易发生严重故障而备受关注。在打开普通的 LED 灯泡时,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电解电容器在输入交流线路中占据一席之地。虽然照明级 LED 的使用寿命通常可达10,000小时以上,但其底座中的电解电容器可能无法长期维持。此类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发,所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恶劣的。
传统上,一部手机通常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射频、基带、电源管理、外设和软件。其中,射频部分负责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而基带部分则是信息的处理中心。电源管理则是确保手机能够节省电力以延长使用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外设,包括LCD屏幕、键盘和机身等;软件则包括系统、驱动、中间件和应用等组成。在这些部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射频芯片主要负责射频收发、频率合成和功率放大等任务;而基带芯片则处理信号和协议的相关操作。因此,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可以说是手机终端中最为重要的核心部件。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中,为了有效地反射EUV光线,通常需要在衬底上覆盖多层Mo/Si薄膜。下图显示了使用石英衬底的EUV掩膜。而为了连接静电夹具,背面还涂有金属涂层。相比机械夹具容易产生颗粒的传统夹具系统,静电夹具系统更加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