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形平面UWB天线:创新设计

标签:射频RFUWB
分享到: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其低功耗、高带宽和低复杂度等显著优势,在推动这一技术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天线设计尤为关键。近期,一种新型的平面超宽带天线设计引起了广泛关注。
超宽带
 
天线采用独特的蝶形结构,通过同轴馈电方式实现信号传输。它的制作非常巧妙,通过在介质基板的上下两面分别印刷半圆形金属,并在上层刻蚀两个正方形图案,下层刻蚀两个半圆形图案,从而完成整个天线结构。这种设计不仅简化了制作流程,还避免了传统单极子天线非平面结构的缺陷。经过仿真和实物实测,这款天线的工作频带为3.1~10.6 GHz,恰好符合联邦通信委员会为超宽带无线通信分配的频谱资源范围。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天线还展现出优良的全向辐射方向图和良好的线性相位响应,这使得它在超宽带应用中具有出色的性能表现。
 
与其他系统天线相比,这款蝶形平面超宽带天线在频带宽度、辐射方向图和色散特性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此外,由于采用了同轴馈电方式,设计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无需过多关注馈电线的设计问题,从而降低了设计复杂度。平面超宽带天线设计在超宽带无线通信领域不仅能够满足超宽带系统的要求,还可用于无载波超宽带无线数据通信系统,为未来的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在UWB(超宽带)通信中,天线设计至关重要。超宽带天线,采用同轴馈电方式,以FR-4环氧树脂为介质基板,其结构独特,辐射面与接地面均经过精心刻蚀。通过仿真软件Ansoft HFSS11的深入分析和实物天线的测量,我们揭示了天线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辐射片上切掉的正方形面和接地面上切掉的半圆形面对天线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我们发现正方形面的边长b主要影响天线的谐振点和反射损耗,而半圆形面的直径R则主要影响带内不同频点的反射深度。
 
优化模型下的天线驻波比(VSWR)结果,发现在预设频带内,VSWR均小于等于2,显示出良好的匹配性能。此外,我们还分析了天线在不同频点下的辐射图,结果显示该天线在较低频段具有较好的全向辐射特性。天线在脉冲传输中的失真问题,通过测量两天线间的频域传输系数并转化为时域结果,我们发现该天线在超宽带频段内具有良好的群延迟特性,相位线性度超过预期。
 
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超宽带(UWB)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高速数据传输、低功耗和强抗干扰能力等,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近期,我们团队成功设计了一款平面超宽带天线,该天线采用同轴馈电方式,设计过程简洁高效。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注重天线的性能优化和频段覆盖。经过精确的仿真分析和实验测量,这款天线在3.1~10.6 GHz的频段内表现优异,完全覆盖了UWB系统的频段需求。此外,天线还展现出了出色的全向辐射特性,这意味着在各个方向上都能实现均匀的信号覆盖,非常适合于需要广泛覆盖的UWB应用场景。
 
同时,天线的相位响应有实验结果表明,该天线具有良好的线性相位响应,这对于保持信号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线性相位响应能够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避免因相位失真而导致的通信故障。

 

相关资讯
射频天线入门必读:偶极天线的结构、优势与适用场景

偶极天线是无线通信中最基础的天线类型之一,由两根对称的半波长导体臂组成,具有结构简单、无需接地的特点。凭借可靠性和适应性,偶极天线在5G、物联网等新兴领域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理解天线原理的经典范例。

扩频通信:从原理到应用,如何引领通信技术不断变革?一文揭秘

扩频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中地位关键,它通过特定编码使传输带宽远超信息实际所需,以独特原理实现信号的扩频调制与接收解扩。其包含直序、跳频、跳时及线性调制扩频等多种类型,如今在民用通信各方面广泛应用,未来还将在频谱利用等方面持续创新。

射频PA频繁烧毁:原因大起底与风险规避指南

射频PA负责放大低功率射频信号以满足信号传输需求,但其频繁烧毁问题突出。这源于电源电压波动、阻抗不匹配、散热不良等因素。规避风险需采用稳压及过压保护电路、优化天线与射频匹配网络、改善散热设计及安装温控装置等措施。

当 RFID 读写器遇上低温:性能调优全攻略

在数字化时代广泛应用的 RFID 技术,于低温环境下面临电子元件性能下降、射频信号传播改变、材料性能劣化等挑战,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对此,需从设备选型(选专业低温型读写器等)、安装位置优化(避开冷源等)、建立运维体系多维度应对,加之技术创新,未来有望凭 MEMS 等技术实现更优低温适应,助力前沿领域探索。

RFID读写器使用误区大盘点,你中招了吗?

在物联网发展浪潮中,RFID技术应用广泛,但其核心组件RFID读写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诸多误区。如忽视读写器与标签兼容性、对金属和液体干扰估计不足、误判有效读取距离、未有效应对多标签冲突以及忽视定期维护等。这些误区制约读写器性能,影响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