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PICE发明者随笔——利用宽带隙FET简化高压调节

分享到:

Qorvo QSPICE
Mike Engelhardt
QSPICE™发明者
 
Charley Moser拥有EE博士学位,是我最早的模拟设计导师之一。从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混合pi晶体管建模、用于稳定性分析的Bode图对最小相位系统的限制、为什么要使用缓冲器以及如何设计缓冲器、防止击穿的双极基极拉电流、SCR在高温下的使用等。其中,如何在高电压下调节低功率是最引人注目的创新;这对我来说极具价值,因为我是多家仪器公司带电粒子光学方案中所用高压电源设计领域的高手。
 
他教我用接地基极高压晶体管进行并联调节,并通过运算放大器驱动发射极。晶体管的增益带宽将在其fT下降低3dB。用低电压输入控制高压输出需要很大的反馈分压比,这会导致开环增益降低;因此晶体管在接地基极配置中对电压增益的巨大贡献非常有用,而且对于稳定的环路来说应该不难控制。
 
该仿真演示了这一概念:
 
Qorvo QSPICE
 
基于人人喜爱的彩电晶体管实用电路及其大信号阶跃响应,可能看起来是这样的:
 
Qorvo QSPICE
 
使用超出其开路基极电压额定值的晶体管有些冒险,但将基极接地可以消除集电极基极漏电,使其尽可能不发生故障。正轨电压降至5V,这样基极发射极也不会发生雪崩,从而避免晶体管老化。在调整补偿值的过程中,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很难改善稳定时间。
 
但是,如今的宽带隙FET使这种电路的设计变得微不足道:无需担心额定电压,而且补偿更容易,只需花费上述设计的一小部分时间即可实现稳定;此外,也无需负轨。
 
Qorvo QSPICE
 
如果您连接负载的布线电容足够低,则可能需要更小JFET的更高阻抗版本,以利用其较低电容的优势。
 
我在40年前与Charley失去了联系(我的错),但我觉得他会非常喜欢使用宽带隙FET。
 
 
本文转载自Qorvo半导体微信公众号
相关资讯
应对5G复杂性:理解射频前端设计中的“功率等级2”

伴随更多频段的增加和愈发复杂的移动设备出现,蜂窝通信市场已发生巨大变化。随着4G和5G的部署,3GPP的最新规范已将PC2引入FDD频段,更高的发射功率水平也由此带来了与之相关的全新挑战。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PC2的基础知识,并深入探讨PC2如何随着这些新的5G部署而演进。

如何消除探针电容对电感测量的影响?深入分析与校正方法

探针电容对电感测量精度的影响不可忽视,特别是在频率接近电感谐振频率时。寄生电容与电感并联,改变了总电抗,导致测量误差。通过选择适当的测量频率和电容校正,可以有效减少这种误差,提高测量准确性。通过迭代优化频率,能够进一步提升精度,确保电感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特别是在高精度应用场合中。

超宽带UWB技术:探索应用、优势与未来发展前景

超宽带(UWB)技术通过宽频带信号传输实现高数据速率、低功耗和高精度定位,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汽车行业等多个领域。UWB的抗干扰能力和短脉冲特性,使其在复杂环境中表现出色,特别适合精准定位与实时数据传输。随着技术不断成熟,UWB有望在智能城市、智能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无线通信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嵌入式系统电源管理:从PMU到DVFS技术的全面解析

嵌入式系统电源管理技术在确保高性能的同时优化功耗,成为现代嵌入式设备设计中的核心环节。通过电源管理单元(PMU)、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VFS)、电源模式优化等技术,系统能够根据工作负载智能调节电压、频率和功耗,从而提高能效。能量收集技术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自给能力,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随着智能硬件的普及,电源管理技术将持续发展,推动嵌入式系统在性能和能效上的突破。

全面解析无线通信:从信号传输到功率控制,技术原理大揭秘

无线通信技术通过调制、解调、信道编码与多路复用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信息的高效传输。本文详细介绍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了信号传输、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多路复用和功率控制等技术,揭示了它们如何提升无线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这些技术为无线网络的高速传输和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支持。

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