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义解读:储能BMS与电动汽车BMS的差异性

分享到:

近年来,储能技术和电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的成功离不开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储能BMS和电动汽车BMS在标准定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将通过解析相关标准文件,对储能BMS与电动汽车BMS的差异性进行深入探讨。

2

使用环境要求

1.1 电动汽车BMS的使用环境要求

根据《GB/T 38661-2020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的定义,电动汽车BMS的使用环境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和供电要求。特别是供电要求中明确规定了乘用车的供电区间应为9V~16V。

1.2 储能BMS的使用环境要求

而对于储能BMS,《GB/T 34131-2023 电力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中的标准并未定义具体的供电要求,然而实际了解到,储能BMS通常有12V和24V两种供电方式。此外,储能BMS的使用环境要求还包括温度、湿度、海拔、盐雾等方面的要求。

基本功能要求

2.1 电动汽车BMS的基本功能要求

根据标准的规定,电动汽车BMS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采集、计算、报警和充电等。其中,数据采集对象如单体电压、温度、总电压、电流和绝缘电阻等都是电动汽车BMS需要监测和管理的关键指标。

2.2 储能BMS的基本功能要求

储能BMS在基本功能方面与电动汽车BMS相似,需要实现对单体电压、温度、总电压、电流、绝缘电阻等数据的采集和监测。然而,与电动汽车BMS不同的是,储能BMS并没有专门的充电管理要求。

检测性能要求

3.1 电动汽车BMS的检测精度要求

在精度要求方面,《GB/T 38661-2020》标准对电动汽车BMS的SOC(State of Charge)检测精度提出了要求。SOC是衡量电池剩余电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对其检测精度有严格要求。

3.2 储能BMS的检测精度要求

相比之下,《GB/T 34131-2023》标准对储能BMS的要求相对宽松,只对SOE(State of Energy)检测精度提出要求。SOE是储能系统中可用能量的指标,在储能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性能要求

4.1 绝缘性能测试

绝缘性能是BMS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电动汽车BMS和储能BMS在绝缘性能测试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例如,《GB/T 38661-2020》标准对电动汽车BMS的绝缘测试和耐压测试提出了具体要求,绝缘电阻值也有严格限制。

而在储能BMS的标准中,未要求储能BMS工作时的绝缘电阻大小,这个大小实际上限制了储能BMS绝缘检测电路中桥臂电阻取值。此外,储能BMS的介质强度测试电压也相对较高,因为储能平台的电压可能会更高。

4.2 电气、环境和EMC测试

两种BMS在电气、机械、环境和EMC等方面的试验项目也有所不同。电动汽车BMS的电气测试项目较多,而储能BMS的电气测试项目相对较少。此外,在环境和EMC测试方面,两者的标准也有不同之处,在具体项目上存在一定差异。

安全性要求的差异

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在安全性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储能BMS和电动汽车BMS之间存在差异。储能BMS需要考虑更高的安全性要求,以确保储能系统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稳定和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而电动汽车BMS在设计上更注重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员的乘坐安全。

通信协议的差异

储能BMS和电动汽车BMS的通信协议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标准定义,《GB/T 34131-2023》对储能BMS的通信协议没有具体规定,但实际上采用的常见协议包括CAN、Modbus等。而电动汽车BMS通常采用CAN协议作为主要通信协议,以满足车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需求。

故障处理与保护机制的差异

储能BMS和电动汽车BMS对于故障处理和保护机制的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异。储能系统由于其特殊性,需要更加严格的故障处理和保护机制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故障情况,保障储能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而电动汽车BMS则更注重对驱动系统和用户的保护,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做出响应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SOCSOE的计算方法差异

SOC(State of Charge)和SOE(State of Energy)是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中常用的能量状态参数。在标准定义中,电动汽车BMS对SOC的计算精度提出了要求,但对SOE的计算未作具体规定。而储能BMS则相反,对SOE的计算精度提出了要求,但对SOC的计算未作具体规定。这是因为两者的应用场景及其对能量状态参数的侧重点不同。

 

通过解析相关标准文件,《GB/T 34131-2023 电力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和《GB/T 38661-2020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我们发现储能BMS与电动汽车BMS在使用环境要求、基本功能要求、检测性能要求以及试验性能要求等方面存在不同。

这些差异性主要源于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的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了解这些差异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设计适应不同领域需求的BMS系统,为储能和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精确和可靠的电池管理解决方案。

 

 

继续阅读
储能系统中BMS的特点及类型解析: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平衡

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储能系统在能源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储能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管理系统(BMS)的选择和应用对于保证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市场上出现以来,BMS技术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目前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BMS技术,即分布式BMS、集中式BMS和模块化BMS。本文将深入解析储能系统中BMS的特点和类型,探讨如何平衡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满足储能系统的需求。

标准定义解读:储能BMS与电动汽车BMS的差异性

近年来,储能技术和电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的成功离不开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储能BMS和电动汽车BMS在标准定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将通过解析相关标准文件,对储能BMS与电动汽车BMS的差异性进行深入探讨。

BMS芯片:引领电池管理技术的创新之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电池性能的不断追求,电池管理芯片(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hips)作为现代电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新能源、消费电子和储能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从简单的保护功能到复杂的计量和充电管理,BMS芯片正在引领着电池管理技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深入探讨BMS芯片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创新发展,揭示其在推动电池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

解析汽车高压BMS和储能BMS热门方案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的快速发展,高压BMS(电池管理系统)和储能BMS成为了行业的焦点。这两种系统在推动汽车电气化和能源存储技术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聚焦于汽车高压BMS和储能BMS,深入探究其中热门方案的创新之处,并揭示它们在未来发展中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