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知识不太冷』物联网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什么是物联网
快速追溯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是如何演变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联网。
 
互联网最初只是一些少量通过有线连接的军用和政府计算机。随着时间推移,互联网不断扩大,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都可以使用,而万维网让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供公众使用的信息。而无线连接的快速普及又带来了第二次飞跃式发展。在Wi-Fi和蜂窝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下,网络开始急速扩张。智能手机和其他联网移动设备使互联网连接不再受具体的地理位置束缚,能够在几乎任何地方使用。
 
而且,已经不止是计算机使用互联网。许多其他类型的设备开始包含简单的计算和联网功能。物联网一词源于21世纪早期,用于描述越来越广泛的联网对象及其用途。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确认了这个术语。国际电信联盟将物联网定义为“由连接到互联网并在需要最少或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相互通信的智能对象组成”。这些对象通常通过网关连接到物联网平台,该平台由从传感器、控制器和其他设备收集数据的软件工具和服务组成。
 
如今,物联网就是将许多不同类型的对象连接到互联网,例如传感器、感应式控制器和远程监控设备。根据思科公司的说法,我们连接到互联网的“物”或对象的数量已超过全球人口数,实际上,10年前就超过了。
 
图1-1总结了这些变化。在感知和连接层,该平台将物联网硬件连接到执行数据处理和存储的网络应用。中间是平台层,用于存储、保护、处理和分析数据。在最终用户层,它连接至最终用户应用,通过这些应用监控并解读来自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并发送指令,要求设备执行诸如锁好前门或打开车库门等操作。
物联网的各层
 
图1-1:物联网的各层。
物联网平台通常提供以下这些类型的服务:
可适应:物联网系统可以根据运行条件、用户输入或感知到的信息动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唯一可确定身份:每个物联网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身份,比如一个互联网协议(IP)地址。通过这些物联网设备地址,用户可以远程查询、监视和控制设备。
可自动配置:网络中的物联网设备可以自动配置,使许多支持物联网的设备能够相互协作,提供完整的系统功能。
网络集成:物联网设备可集成到物联网网络中,以实现节点、网关和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
做出明智决策:物联网设备可以做出决策,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
 
物联网市场和趋势调研
消费者、企业和政府都在快速采用物联网。主要市场包括家用电子产品(例如电视和其他家庭娱乐系统)、家用电器(例如洗衣机和烘干机)、汽车部件和驾驶员接口以及安全系统。物联网还在智能手表、体能监测器和健康监测器等可穿戴设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研究技术发展趋势的调研公司表示,未来看起来更加光明。以下的一些预测能够说明物联网非凡的增长潜力:
Statista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预计将增长到1.6万亿美元。
Frost&Sullivan预计,到2025年,全球前600个智慧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0%。到2025年,智慧城市将代表2万亿美元的技术市场价值,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将成为主要驱动力。
据GrandView Research称,到2025年,医疗物联网预计价值 5343 亿美元。
据Grand View Research称,到2025年,精准农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尽可能简化每个农业生产流程,并提高其效率)行业预计将价值430亿美元。
 
确定推动实现物联网的无线标准
目前,我们使用多种无线技术标准连接物联网设备。其中一些是我们熟悉的技术,例如蓝牙、Wi-Fi和Zigbee,另一些则是不太常见的专有解决方案。图1-2总结了当前的状况。根据范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如图1-2所示,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由于使用了多种标准,整个物联网生态系统变得混乱、难以管理。
 
物联网产品生产公司通常根据范围和数据类型来选择使用的标准。例如,他们可能需要传输媒体内容或传感-控制数据。面对一系列标准技术和专有技术,系统设计人员可以从中选择最适合优化其最终用户设备性能的技术。但对最终用户来说,未必始终会这么简单。
物联网的早期阶段,是一个高度分散的标准生态系统
图1-2:物联网的早期阶段,是一个高度分散的标准生态系统。
 
目标:互操作性
互操作性是指一个产品或系统在当前和未来不受任何限制地与其他产品或系统协同工作的能力。
 
消费者希望他们所有的无线家庭设备都能以即插即用的方式进行通信。他们不希望浪费心力来确认他们想要购买的新物联网设备能否与当前的网络兼容。他们希望购买的无线产品能够自动工作。但是,如今这还不可能。购买可联网的门锁或灯泡是一项复杂工作,因为您需要考虑它如何与您的其他家庭设备通信,包括使用Alexa、Google Assistant或Siri的设备。
 
一些制造商采用无线标准来实现基本连接,但会添加他们自己的专有解决方案来控制物联网设备并与之交互。但是,这种做法也需要付出代价,特别是对于那些必须经历复杂的购买和安装过程的用户来说,因为他们购买的新设备并不像他们预期的一样,能够轻松融入现有网络。
 
Matter,前来解决问题
为了帮助提高消费类产品的互操作性并降低整体复杂性,Amazon、Apple、Google和Samsung等行业领导企业共同协作,以支持一种名为Matter的新标准。如图1-3所示,如果生态系统使用更少的标准和Matter这样的协议,它会变得更简单。Matter会使物联网设备变得更易于使用,同时统一协议格局Matter还处在发展初期,但它体现了向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Matter的总体目标是为互联家居提供即插即用的消费类物联网设备。它将在互联网协议(IP)之上提供一个层,其中包括一组适用于所有Matter连接设备的预定义方案。这将使设备能够了解它们正在与什么类型的对象进行通信,以及这些对象可以做什么。
市场中的开放式物联网标准
图1-3:市场中的开放式物联网标准。
例如,恒温器可以共享有关温度和风扇运行的数据。新Matter标准将支持这两种应用,采用一种通用方式与恒温器和风扇通信。
 
Matter将支持终端设备或节点,即物联网中的“物”,这些“物”将与许多Wi-Fi网络pod通信。Pod安放在网络(例如住宅)中的适当位置,并且会自动连接至主路由器。然后主路由器连接至互联网。这样就可以消除无线死区,也无需靠近路由器或中继器,从而扩展了网络信号。
 
综上所述,Matter可将物联网的几个要素融合在一起,例如Wi-Fi、Zigbee、蓝牙和蓝牙低功耗。将这些单个物联网标准集成于一体,有助于物联网进一步提高互操作性,使整个生态系统轻松实现即插即用。
 
最终,Matter允许普通的非技术型消费者随意选择喜欢的物联网设备,不再局限于不支持互操作的专有生态系统。
 
超宽带
图1-2还显示了另一种正在兴起的技术,称为超宽带 (UWB)。超宽带广泛用于精准微定位物联网解决方案。它可以在室内和室外精准可靠地测量设备距离和位置,且功耗极低。
 
超宽带是一种基于IEEE802.15.4a和802.15.4z标准的无线电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测量无线电信号的飞行时间,从而实现厘米级精度的距离/位置测量。它可以提供高达27Mbps的数据通信能力,仅耗用极少电能,因此 设备可以使用纽扣电池连续工作多年,中途无需重新充电或更换。超宽带还提供了一种新的无线安全通信方式,为各种新型安全交易模式打开了大门。
 
这项技术标准将在智能家居、汽车安全无钥门禁、安全支付处理和工业4.0等领域开创新的物联网用例。您可以阅读『这个知识不太冷』探索超宽带技术,进一步了解超宽带技术。
 
超宽带可以很好地融入物联网生态系统。它安全、准确、由电池供电,适合物联网中的许多应用。尽管超宽带适合许多应用,其中一些还有待探索,但它最开始是针对感应式门禁、定位服务和点对点应用中的用例。它成为新型智能手机中的射频(RF)链之一,支持实现智能汽车门禁、安全楼宇门禁和智能家居设备连接。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希望能够实时定位任何东西,无论其大小如何。对于物联网和智能家居应用,超宽带资产标签比以前使用的蓝牙或Wi-Fi更精准。使用蓝牙和Wi-Fi,通过资产标签只能定位到大致位置,而使用超宽带,可以实现准确定位。例如,蓝牙标签会显示您的钥匙在房间或客厅的某个区域,但超宽带会显示资产标签或钥匙掉在沙发垫子下面。
 
超宽带还开启了使用手势的新世界,这意味着语音命令有时可作为启动应用的第二种选择。例如,当您进入房间时,灯会自动打开,或者当您坐到办公桌前时,计算机会自动开启。超宽带使此类应用成为现实,开启了许多全新的变革性使用案例。为了确保在使用超宽带时保持互操作性,Fine Ranging(FiRa)联盟将半导体、汽车、基础设施和消费领域的50多家公司重新分组,积极致力于确定协议定义,以保证其互操作性。因此开发人员能够将超宽带用于许多新应用,例如增强现实、智能家居应用和移动支付。
 
5G和Wi-Fi 6/6E
5G和Wi-Fi 6/6E是推动物联网普及的两项关键技术,全球各地的企业、住宅和城市都在向着无线和有线生态系统数字化迈进。这两项技术将推动集成、封装和性能方面实现更大进步。
 
Wi-Fi 6提供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容量(数据速率和连接用户或设备两方面)、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安全性。Wi-Fi 6E可以提供Wi-Fi 6的功能和容量(包括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延迟和更快的数据速率),同时将Wi-Fi扩展至6GHz频段范围。它还提供超过Wi-Fi 6两倍以上的频谱,额外提供7个非重叠带宽160MHz信道。这些额外的信道将减少拥塞、提高性能并减少延迟。
 
Wi-Fi6/6E覆盖支持物联网设备(例如智能恒温器和安保摄像头)的小规模网络。与之相比,5G等蜂窝网络为移动设备提供全球网络覆盖。5G和Wi-Fi 6/6E协同作用,帮助物联网发挥其全部潜力。
 
5G网络通过配置,可以满足多种不同应用的需求,每种都支持不同类型的用户设备。这些应用大致可分为三类:
  • 增强型移动宽带(eMMB)
  • 超可靠的低延迟(uRLLC)
  • 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
物联网涵盖mMTC和uRLLC应用。这些5G应用未来将可以支持更多的物联网设备和数据。此外,5G将增加边缘计算的采用,以更快处理操作点附近的数据,这将为进一步在无线和有线生态系统中推行物联网提供跳板。但是,Wi-Fi是一项未许可频带技术,而蜂窝5G是一项许可频带服务,所以部署新设备连接可能需要支付额外费用。
 
作为“一种新颖且创新的解决方案”,目前最新的Wi-Fi 7标准又有哪些新的提升呢?
 
文章转载自Qorvo半导体微信公众号
相关资讯
NB-IoT技术全解析:重塑低功耗广域物联网

在物联网蓬勃发展之际,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关键地位凸显,其中 NB - IoT 技术凭独特优势成为其发展核心动力。它在物理层、网络架构、连接管理、低功耗与覆盖增强等方面具备特性,并在智能城市、智能物流等领域带来显著变革。

从云端指令到设备响应:物联网远程控制如何打破空间壁垒?

物联网借5G、边缘计算及AI等技术实现“全球操控”,突破传统通信时空限制,为行业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助力。其远程控制依托多样通信协议,借云端平台完成指令闭环控制,边缘计算解决云端处理局限。未来,物联网远程控制将迈向更智能、安全的万物智联新时代。

从物联网到 AIoT:深度融合下的技术变革

在科技呈指数级迭代演进的当下,物联网(IoT)与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展现出强大技术渗透力,深度且广泛地嵌入人类生活及产业运作的全维度环节,以颠覆性力量重塑传统范式,驱动既有模式向智能化、高效化跃迁。二者在医疗保健、智能交通等多领域应用广泛,极大提升各行业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面对竞争,NB-IoT 如何突出重围,稳固物联网连接地位?​

在数字化浪潮下,物联网发展迅猛,NB - IoT凭借其低功耗、广覆盖、海量连接与低成本等特点作为关键连接技术。但随着物联网市场扩张,其面临同类技术及5G相关技术的竞争挑战。为此,NB - IoT需从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等多维度协同努力,以在竞争中突围,推动物联网持续发展。

深度探秘物联网:从基础概念到广阔前景的全面解析

物联网通过连接传统硬件与互联网,借助云平台管理设备。其带来远程控制、数据监测等诸多便利,虽发展面临公司协作难题,但前景广阔。它是跨多领域行业,建议从业者专注特定方向,如硬件方向的相关工程师岗位,助力行业前行。

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