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之后 谁来引领智能手表新潮流
如果从1510年德国锁匠首次制出怀表开始算起,手表已经有了五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怀表发展到腕表,从机械表到后面的自动上弦机械表,再到后面的石英表、电波表等等,可以说,在功能上,手表已经从计时工具慢慢转化成了装饰品或是身份的象征,计时己经不再是手表的主要使命了;在发展阶段上,手表可以划分为8个时代:(apple watch专业评测)
第一代手表还不能戴在手上的“怀表”
第二代手表绑在手上的“腕表”
第三代手表象征经典与传承的“机械手表”
第四代手表象征便捷与时尚的“石英电子手表”
第五代手表接收信号自动校时的“电波表”
第六代手表多重功能一体的“智能手环”、“智能带”
第七代手表带显示屏型“智能手表”
透过上图不难发现,手表从第六代开始具备了智能特性。现在穿戴设备的异军突起,加上人们更注重身体的健康与信息的传达,更是让传统钟表业雪上加霜,从今年销量上来看传统手表己经走入了黄昏时期。如果手表行业再不从自身做出改变的话,那么可能就会失去未来。
因此,未来的手表更应从纯机械的结构框架之中跳出,加入现时十分流行的电子核心,在最大程度保留机械工艺的同时与电子智能化完美结合。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在国内一家名为天霸的手表制造商身上看到了第八代手表影子,她有两个突出特点,也许她的出现,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关于未来手表的齐发。
具备传统手表的设计和工艺
手表的指针和表盘可以称为腕表的灵魂,再华丽的电子显示或者液晶也无法抵挡传统指针传递给人的机械美感,Apple Watch推出的时候一些传统钟表爱好者嗤之以鼻,就是因为Apple Watch无法传递给人的一种精致的美感和细节的打造,很难想象在正式的场合您会选择一款黑乎乎的家伙。
天霸T-Watch坚持经典的外观设计,找到了工业设计和人体工学的最佳平衡,不改面相,但却接入多种智能功能。让经典的设计的表盘之下蕴含无尽的能量,给你其他智能手表无法带来的感觉。
具备现代智能手表的人性化功能与服务
天霸T-Watch经典的腕表设计之中接入多种场景应用,比如运动提醒、手机提醒、微信提醒、闹钟提醒以及计步、防丢、NFC名片交换、遥控拍照等等,尤其是240天到两年的超长续航时间,几乎是不充电神器,还有就是沿袭石英腕表传统,采用不锈钢外壳,蓝宝石镜面等设计,让文化与智能齐备。
瑞士机械表芯代表着正统和传承,日本石英表芯代表着精确和规范,下一个时代智能表芯是不是也该轮到中国企业来引领呢?我们应该期待中国智能表芯和中国腕表品牌的强势崛起,技术积累够了,消费能力够了,应用开发能力也够了。或许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像现在谈论瑞士、日本、德国、瑞典、美国、丹麦手表不同的风格一样,谈论中国的智能表芯,中国的手表品牌。
智能手机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等手持和便携式无线产品依赖可置入设备的微型芯片、贴片和印制线天线。尽管这些小型器件解决了在小尺寸系统中携带多频带天线阵列的问题,但它们也引入了辐射效率下降、阻抗匹配以及与附近物体和人体的交互等相关问题。
从可穿戴设备到远程监控和智能传感器,甚至是医疗设备集成,物联网不仅有能力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还能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最重要的是,物联网支持早期干预,可以在家中监测患者和老年人住院后的生命体征,并自动报告异常事件,从而实现经济、高效的医疗保健方式。
随着苹果在智能手表领域的继续增长,带动整个智能手表的发展,而相对而言手环的前景则显得不太明朗。根据IDC今年3月底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329亿部,其中,智能手表占比将达1/3左右,而这4360万只智能手表中有超过一半都是苹果的产品。
3月7日,中国联通正式宣布在国内首发Apple Watch Series 3的eSIM和LTE功能,并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等6座城市,启动“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办理。
又是一年美国消费性电子展(CES),今年将是这个科技界的重要展会50周年。各大制造商争奇斗艳自然是少不了的,这届展会将会有什么样儿的看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