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你的微波连接器?

分享到:

在许多射频和微波应用中,能否选择正确的连接器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选择、使用和维护,可以延长连接器使用寿命,优化系统性能。而对于微波领域的新手来说,经常会遇到不同的微波连接器选择问题。
 
经常有人问:标准的SMA可以与标准的2.92连接吗?
这个特殊的连接器是什么类型的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常见的高频微波接头相关知识,在这里,将找到您要的答案。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连接器呢?
 
在RF和微波领域会用到许多同轴连接器,每种连接器的设计都有着特殊的目的和应用。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够保证最佳的性能和最大的重复连接次数。
 
先介绍几种常见的微波连接器
 
N型连接器
 
N型连接器是在19世纪40年代为海军系统设计(命名来源:Navy),工作于5GHz以内。在1960s, 改进后的性能可以达到12GHz,后来发展到18GHz。
1
 
BNC连接器
 
BNC连接器最初为军事应用所设计(被称为Bayonet Navy Connector),使用卡口式连接方式,连接迅速、接触可靠。工作频率可以到4GHz,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设备、电子仪器、网络系统互联及军事应用等。
 
2
Female和Male 
BNC连接器
 
TNC连接器
 
TNC连接器属于螺纹式BNC,因其有效的解决了BNC连接器信号泄露和接头稳定性问题,工作频率可以达到12GHz,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微波/天线的连接。
 
3
面板用的 Female和Male TNC连接器
 
SMA连接器
 
SMA连接器(Sub-Miniature-type A connector)19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由Bendix Scintilla 公司和 Omni-Spectra公司设计, 设计目的是用于半刚性线缆和器件的低频率连接。标准SMA连接器设计工作频率为12.4GHz, 较好的SMA可以用于18GHz甚至到24GHz。 部分厂家生产的特殊高质量的SMA连接器可以达到26.5GHz。 SMA连接器已经成是射频、微波领域最常用的连接器之一。但受限于其结构设计,使用寿命仅有几百次,适用于链接不频繁的场合。
 
4
 
SMB连接器
 
SMB连接器(Sub-Miniature B connector)是一种卡口式连接器,工作频率到4GHz。
 
5
 
GPO(SMP) 连接器
GPO连接器工作带宽到40GHz,基于止动结构不同,插拔寿命从100~1000次不等。
6
Female GPO连接器
 
GPPO(SSMP)连接器
 
GPPO连接器只有GPO连接器的1/3,工作带宽至65GHz。
 
7
Female GPPO 连接器
 
讲到这里,先聊聊精密SMA连接器的兼容性,为了降低反射系数,提高连接性能,已经发展出了多种“精密SMA连接器”。 目前有两种基本结构(非真正的SMA连接器),一种是3.5mm(Wiltron WSMA),另一种是2.92mm(Wiltron K)。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在SMA和3.5mm和2.92mm连接器互相连接时,可能会有问题?什么问题呢?
 
那就是当male的SMA连接器插入3.5mm或2.92mm Female连接器时,有可能造成female连接器的损坏。
 
实际上,只要操作规范,3.5mm和2.92mm连接器的精密程度是可以保证连接器的安全的。但是,SMA Male连接器的精密度相对较差,特别是如果SMA Male连接器接入时没有很好的放正、放直,或SMA Male连接器的针太长,将会严重损坏3.5mm或2.92mm Female连接器。这一点是特别要注意滴。
 
特别提醒:
 
在使用SMA Male接头的线缆时,特别是半刚性的线缆,如果在靠近接头的地方弯曲,会导至SMA Male连接头内针的长度的变化,即便使用了“连接保护器”(即转接头),也会推动连接器中的针,从而导致与这根线缆连接器互连的3.5mm或2.92mm female连接器的损坏。
 
图例说明如下:
8
因此,当使用SMA Male连接器与”精密SMA female连接器(3.5mm或2.92mm)”互连时,一定要保证SMA Male连接器生产厂家的专业性,且接入时一定要保证Male连接器方向正且直的接入。
 
3.5mm连接器
 
3.5mm连接器是最先由美国Hewlett Packard(HP公司,现在的Agilent)研制开发,尺寸和规格上与SMA一致,不同的是在接头中使用了空气介质, 工作频率到34GHz。物理接口相对SMA更坚固耐用,可实现数千次重复连接。 因其外导体内径为3.5mm,从而被命名为3.5mm连接器。
 
9
 
“K”和2.92mm连接器
 
“K”连接器是由Wiltron公司(现在的Anritsu公司)在1983年开发设计,同时命名为K(工作频率覆盖微波波段的K波段),因其外导体内径为2.92mm,被称为2.92mm连接器。K连接器可以与SMA、3.5mm和其它的2.92mm连接器(如HP 2.92mm)相互连接,工作频率为40GHz,可用到46GHz。有些厂家也称此连接器为2.9或SMK连接器。
10
 
关于2.4mm 和 1.85 mm 连接器结构
 
2.4mm和1.85mm结构尺寸是为了超过SMA接口工作频率限制而设计,与SMA接口机械不兼容。这种连接器与SMA系列连接器最直观的区别就是中心导体与外部导体间的空隙更小。但是,对于2.92mm和2.4mm连接器,如果不放在一起对比,区分两者时会有点困难。不过,由于这两类连接器机械结构不兼容(螺纹的尺寸和间距不同),可以尝试使用标准的SMA Female或Male连接器与未知的连接器互连,用于判断此未知连接器属于SMA兼容的连接器或是2.4/1.85连接器。
 
11
Male 2.92mm连接器
(左)
 Male 2.4mm连接器
(右)
 
2.4mm连接器
 
2.4mm连接器是19世纪80年代由HP、Amphenol和M/ACOM共同开发设计,运用于50GHz应用(因其工作波段覆盖微波的Q波段,也有人称其为Q连接器)。2.4mm连接器通过增加外壁厚度和强化插槽消除了SMA和2.92mm连接头脆弱性问题。由于其外导体的内径为2.4mm,被称为2.4mm连接器。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2.4mm连接器又分为三种质量等级,分别为通用级(价格低,重复性低、寿命有限,用于部件、电缆中)、仪表级(重复性好、寿命长,在测量中使用)、和计量级(高性能、高重复性,适用于校准)。
12
由于2.4mm连接器和SMA、3.5mm、2.92mm连接器的机械结构不兼容,需要使用精密的转接头来与其适配连接。举例如下:
 
13
 
1.85mm连接器
 
1.85mm连接器是由19世纪80年代由HP开发设计,工作频率到 65GHz,1988年公开其标准以推动此类连接器的标准化。此连接器外导体的内径为1.85mm,可与2.4mm连接器直接机械互连,但不能与SMA系列连接器直接机械互连。
 
14
Female和Male 
1.86mm连接器
 
V连接器
 
V连接器是Wiltron/Anritsu公司于1989年设计开发的另外一种连接器,使用了HP公司的1.85mm结构标准,可以与2.4mm连接器直接互连。
 
关于1.0 mm 连接器结构
 
现代毫米波行业的工程化及测试仪表的需要,已经推动其测试带宽到W波段(70~110GHz),而且要求不需要切换到波导。1.0mm连接器结构的出现,满足了这种需求。其外部导体的内径非常小,仅仅1.0mm。
 
1.0mm连接器
 
1.0mm连接器,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末,由HP(Agilent)开发设计,工作带宽到110GHz。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已经开始把1.0mm连接器应用于毫米波分析。这类连接器也经常被用在半导体探针平台,用于评估毫米波RF MMICs。1.0mm同轴连接器的使用,将需要多步的基于波导的测试极大的简化成了一步。命名同上,由于外导体尺寸为1.0mm,被称为1.0mm连接器。
 
15
Agilent(HP) 1.0mm 
Male连接器
 
W连接器
 
W连接器是由Wiltron/Anritsu公司于1996年开发设计,工作带宽到110GHz。其特点及应用与HP的1.0mmm连接器相同。
 
1mm连接器的机械结构与2.4mm/1.85mm不兼容,需要使用转接头进行适配,举例如下。
 
16
 
 
即然多数连接器跟外导体内径尺寸有关,那我们就再从结构上认识一下它们。
 
17
18
 
关于接头的尺寸说明:
A: 外导体的内径(此参数与中心导体的直径和绝缘层的介电常数决定了此接头的最大截止工作频率;许多接头的名字就是从这个内径的指标得来的,如3.5mm, 2.92mm,1.85mm等)
B:中心导体外径(结合外导体内径,可以决定接头的阻抗)
C:  中心导体的间隙:确认中心导体的这个间隙在指标范围内非常重要,否则可能会导致设备或器件的连接器的机械损坏。
 
下面我们从常见的三种连接器母头的结构,来分析其名称的来源及可互相连接的原因。
19
20
21
 
参考以上图例,小结如下:
1. SMA、3.50mm、2.92mm和K连接器,中心导体的内径相同,都是0.92mm,可以互连 。
2. 2.40mm、1.85mm和V连接器,中心导体的内径相同,都是0.51mm,可以互连。
3. 1.0mm连接器与W连接器由于内导体尺寸设计差异,1.0mm Female连接器不能与W Male连接器互连,1.0mm Male连接器可以与W Female连接器互连。
 
关于1.0mm与W连接器什么情况下不能互连说明:
HP公司的1.0mm Female连接器的内导体的孔设计尺寸为0.27mm ± 0.013mm,而Wiltron公司的W头的Male头的中心导体外径是0.29 mm ± 0.013mm或0.32mm ± 0.013mm(低损耗线缆),两者设计尺寸不同,当使用1.0mm Female连接器与W Male连接器互连时,会导致1.0mm Female连接器损坏,因此,1.0mm Female连接器不能与W Male连接器互连。
 
综上,连接器注意事项概述如下:
1. 许多同轴连接头在设计上都考虑到了其机械接口的准确性和坚固性,但在使用中,经常清洁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拧紧时加到螺母上的转矩大小也要适当,以保证阳性触头肩部与阴性触指之间的间隔为最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良好的信号连接特性。
2. 当使用SMA Male连接器与female连接器的精密SMA Male连接器(3.5mm或2.92mm)互连时,,一定要保证SMA Male连接器生产厂家的专业性,且接入时一定要保证Male连接器方向正且直的接入。
3. 在使用SMA的缆时,特别是半刚性的缆,请不要在靠近接头的地方弯曲,防止缆内中心导致长度变化,损坏与其连接的Female连接器。
4. 1.0mm Female连接器不能与W Male连接器互连。
 
 
不同类型的连接器的最高工作频率及互通性
22
 
小贴士:
定期对连接器进行检查和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哦!
检查和清洁步骤:
1. 使用20X倍的显微镜检查微波连接器;
2. 如果需要清洁,请保证所有设备和操作人员接地;
3. 请避免使用有机械损伤的连接器(连接表面有划伤、中心导体异常或弯曲);
4. 请使用棉签和无水酒精进行清洁,清洁中心导体时力量过大或有酒精注入绝缘体内都会导致其损坏;
5. 所有的酒精和灰尘颗粒必须用压缩空气吹干净,且垂直方向喷射,以防止残留物留在接头上。
23
继续阅读
汽车连接器多种高性能铜合金带的性能

随着汽车对汽车连接器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在设计汽车连接器时,必须要考量材料性能、设计参数、工作环境和产品性能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从而取的设计的平衡点。因此,在设计选用 铜及铜合金带阶段,要根据汽车连接器的设计要求,同时结合铜及铜合金带的性能,选择合适的铜及铜合金带。本文根据汽车连接器对铜及铜合金铜带性能要求,建议了适合汽车连接器各项性能要求的高性能铜合金。

探究射频微波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及处理技术

为了解光纤中射频微波信号的传输与处理,文章以射频微波信号的概念为着手点,简要阐述了光纤中射频微波信号的传输技术,论述了光纤中射频微波信号的处理技术。得出:克服“非线性”是实现光纤直接传输射频微波信号的前提,需要结合系统基底噪声、放大器与激光器非线性特性,探究可检测射频微波信号的最小值、最大值。同时利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微波光子滤波技术进行处理,保证光纤链路中射频微波信号的误码率达标。

如何优化军事应用射频连接器的选择与实现

射频同轴连接器和电缆是常见的元器件,在军事应用中发挥着基本不可见但非常关键的作用。该组件的工作是将频率高达数十千兆赫 (GHz) 的射频信号从天线传送到接收器。它必须可靠地处理敏感的射频信号并保持其完整性,同时要足够坚固,能够经受住战场上的严酷考验。

浅析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振动等问题

近年来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从未间断,要实现以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的目标,不仅要从汽车自身制造技术和性能方面加以完善,还要解决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重阻碍。本文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在车辆振动下的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即高压互锁瞬断的问题、接触区域ECR变化以及微动磨损的影响程度、连接器怎么降低以及吸收来车辆的振动。

怎样解决射频电路中的杂波干扰问题?

射频工程师都知道,微波射频电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自身电路设计和外界电磁环境的影响,会产生相应的杂波干扰信号,影响整个射频电路稳定、可靠运行。杂波干扰信号特点各有不同,影响也存在差异化,从而导致相关的抗干扰工作较为复杂。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微波射频电路杂波干扰问题技术分析,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微波射频电路抗杂波干扰能力,这样才能将杂波干扰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电路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