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市场“黑马”:小米手环
和美国目前最畅销的几款可穿戴设备相比,小米手环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深刻。它既不能显示通知,也无法连接第三方应用,甚至连时间都不能显示。然而正是这样一款产品,却很可能成为方兴未艾的可穿戴市场的搅局者。
IDC公司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上个季度,小米公司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仅次于两家科技巨头Fitbit和苹果,排在第三位。2015年第二季度,小米手环的出货量达到310万部,是排名第四的Garmin公司出货量的四倍多,占据全球市场17.1%的份额。当然,小米最广为人知的还是它的智能手机,但在健身追踪器市场上,小米也开始扮演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小米手环的崛起之所以让人惊讶,是因为此前它只在少数市场中销售,最重要的市场就是中国。
IDC公司研究经理拉蒙•拉马斯指出:“小米目前的确是一个中国现象。绝大部分,即97%的小米手环,都是在中国售出的。”
今年6月,小米在线商城正式上线,小米手环终于在美国和欧洲开售。所以IDC的数据只包含了一个月的美国市场销量。随着渠道的拓宽,小米手环的销量很可能将出现激增。只不过小米的在线销售模式在美国的反响或许不会特别好。
“可穿戴设备仍然是一种新产品,大家都想尝试一下,而这一点在网上是没法做得特别好的。小米在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品牌,也有很好的渠道,但它在美国的品牌知名度比较低,渠道也有限。至少可以说,美国市场对小米是一个挑战。”
可穿戴设备是一个很宽泛的门类,很难对Fitbit Charge、Apple Watch和小米手环进行一个公正的横向比较。苹果手表可以说是一台功能齐全的腕上电脑,而小米手环却连屏幕都没有。
但小米手环在价格上,几乎比所有主流可穿戴设备都要便宜得多。它的售价只有15美元,只是Fit和Jawbone的零头,但一样具备计步功能和睡眠量化功能。这种简洁性使它的电池续航时间达到30天之久,从而不太可能会因为忘记充电而被用户扔在抽屉里。另外,低廉的售价也使它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中产阶级的现实选择。
有证据显示,超过50%的Fitbit用户在12个月内使用。由于小米手环要比美国产的可穿戴设备便宜很多,这很可能会说服失望的Fitbit用户再次给计步产品一个机会。另外,就算这款15美元的小米手环最后同样被用户扔进抽屉里,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损失。
中国北京,2021年6月10日——移动应用、基础设施与航空航天、国防应用中RF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Qorvo®(纳斯达克代码:QRVO)今日宣布,其DW3000系列产品支持与iPhone和Apple Watch型号*中使用的Apple U1芯片的互操作,符合2021年全球开发人员大会上公布的新的Nearby Interaction协议规范草案要求。
日前,随着苹果AirTag的发布,市场上又掀起了对UWB技术的新一轮关注。其实早在iPhone 11发布的时候,苹果就宣布为全系手机搭载支持UWB技术的U1芯片。苹果曾经表示,U1芯片将显著提升苹果iPhone手机的空间感知(Spatial Awareness)能力。通过Airdrop(隔空投送)应用,苹果还展示了基于UWB技术的快速文件分享。籍着这次发布,我们来重新了解一下UWB技术。
近日,苹果发布了其用于定位的 Airtag。Airtag 的发布一点都不让人意外,事实上在苹果之前发布的 iOS 系统更新中,早已经预示了 Airtag 的出现,而如今的正式发布则让我们看到了其具体的硬件形态。
因为苹果和三星的采用,UWB(UltraWideband,超宽带)技术在过去两年受到了产业界的高度关注。
北京时间9月11日凌晨,苹果发布iPhone 11等机型,但5G iPhone依然缺席,这与安卓阵营5G争夺战剑拔弩张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