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纸上绘制功能性、免蓄电池、无线接口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

1450 观看 上传于 2016-06-01 12:59:47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即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识别的距离从几厘米到几十米,且根据读写的方式,可以输入数千字节的信息,同时,还具有极高的保密性和不可伪造性。这里只是通过一些小玩具就对这种技术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

继续阅读
工业4.0浪潮下,RFID为制造业带来哪些变革?

工业4.0时代,RFID技术凭借非接触式自动识别特性,基于电磁感应与微波传播原理,通过标签、阅读器和天线构建数据交互体系。其不同供电类型标签适配多样场景,实现信息无线传输。在制造业中,RFID从生产流程到设备管理多环节发力,以技术优势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与生产要素互联。

RFID与NFC:智能识别如何重塑生活与产业格局?

在数字经济时代,RFID与NFC作为智能识别核心技术重塑生活与产业。RFID基于电磁感应,由标签、读写器和天线构成,标签分有源、无源和半有源,读写器处理信息,天线传递信号;NFC是其分支,工作频率13.56MHz,支持卡模拟、读写器和点对点模式,实现近距离数据交互。

防转移标签+工业读写器,RFID打造全流程智能管理闭环

在工业智能化管理中,RFID技术借防转移标签与工业读写器打造全流程闭环。防转移标签以破坏性粘贴技术和加密芯片,从物理与技术层面保障物品标识唯一性及数据真实;工业读写器经防护优化,凭远距离、多标签识别及抗干扰能力,实现信息准确采集,二者协同实现生产、物流、仓储等环节数据实时采集与处理。

RFID技术迭代:从标签到智能终端,如何重构物联网感知层?

RFID技术迭代重构物联网感知层。其原理是通过射频信号非接触式识别目标并获取数据,由电子标签、阅读器和天线组成。智能化发展使标签融合传感器,具备环境感知能力;多样化标签形式适应不同场景。阅读器向高性能、智能化、网络化演进,提升读取速度、准确性、灵敏度,支持多种网络协议。

RFID技术新突破:从标签到系统,解码无接触识别​

RFID技术基于电磁感应与射频信号传输原理,读写器与标签通信实现无接触识别。标签分为有源和无源。纳米技术与新材料使标签更小、更灵活,提升性能与环境适应性。能量采集技术进步,提高无源标签能量效率与工作距离。读写器技术在射频前端、信号处理算法、数据接口等方面创新,提升系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