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2781|回复: 2

URLLC应用场景及其关键技术

[复制链接]

104

主题

248

帖子

6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2
发表于 2017-10-18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RLLC应用场景及其关键技术

一、 概述

工信部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技术方案验证中,低时延高可靠(URLLC)是一个重要的测试场景。2017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的第二届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IMT-2020(5G)推进组发布了第二阶段测试结果

那么,URLLC测试结果如何解读和连接,其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又有哪些哪

2017/9/18~20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IEEE通信和网络标准化工作会议上,爱立信主任级研究专家Janne Peisa博士作了 “5G URLLC通信技术的讲座,本文借助其演讲文稿,对URLLC应用场景、指标需求以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img][/img] 1.jpg
http://cscn2017.ieee-cscn.org/files/2017/08/Janne_Peisa_Ericsson_CSCN2017.pdf

二、 二阶段URLLC测试结果
低时延高可靠测试要求在大量数据包的基础上(>10^7)统计空口传送时延和丢包率,以确定时延和可靠性指标。根据ITU要求,空口时延应小于1ms,因此丢包率指标是在1ms时延的基础上进行统计的。比如,用户面下行传输丢包率的计算公式是,以成功传输并满足用户面下行单向时延小于1ms的包的数量除以总的测试包数量,得到下行传输丢包率。1ms的空口时延大致包括下行传输、上行传输、缓存、UE处理、BTS处理、传输链路时延等阶段。

测试规范中建议采用思博伦仪表进行收发包测试和统计。

设备规范中所要求的性能指标为:
2.png
5个测试厂家的配置各不相同,如TTI长度多种多样,如0.125ms0.2ms0.25ms以及0.5ms等。子载波间隔也有所不同,包括30/60KHz等,编码方式有PolarLDPC以及Turbo等,且均采用了自包含帧结构。
3.jpg
测试结果表明,各厂家单向空口时延均小于0.64m,可靠性>99.999%,满足ITU要求。

三、 Janne Peisa博士讲座内容:5G URLLC技术
[img][/img]1. 5G URLLC应用场景

4.jpg
1.1  5G是应用场景驱动型技术
5.jpg
5G包括三大应用场景,即增强移动宽带(eMBB)、海量大连接(mMTC)以及重要大连接(cMTC)。其中,cMTC也称为低时延高可靠类业务,而URLLC的称呼也更流行。

eMBB包括以下各类场景及应用:家庭、企业、场馆、移动/固定/无线、非SIM设备、智能手机、VR/AR4K/8K UHD、广播等。

mMTC特点是低成本、低能耗、小数据量、大量连接数。它包括以下各类场景及应用:智能抄表、智能农业、物流、追踪、车队管理等。

URLLC特点是高可靠、低时延、极高的可用性。它包括以下各类场景及应用:工业应用和控制、交通安全和控制、远程制造、远程培训、远程手术等。

1.2  用户场景与其支撑技术协同演进

6.jpg
各场景所对应的应用和相关技术也在不断演进中,图中对当前、5G路上、5G体验等阶段的场景和技术进行分析对比。

eMBB、自动驾驶、制造业、能量和公共事业、健康管理为例,分析了当前、演进(5G路上)以及未来(5G体验)的业务特点及相关技术。列表翻译如下:

7.jpg
目前关键支撑技术主要是:网络多标准、Cat-M/NB-IoT、云华的优化网络功能和VNF编排等。

5G演进路上涉及的相关技术有:G比特LTE(TDDFDDLAA)mMIMO、网络切片、动态业务编排、预防性分析等。

5G时代的关键技术有:5G NR、虚拟化RAN、联合网络切片、分布云、实时机器学习/AI等。

1.3  URLLC应用场景
8.jpg
图中坐标上,纵轴为端到端(E2E)时延,横轴为失败率(即可靠性)
9.jpg
可靠性定义如下,一定时延范围内,由于包传送错误、丢失或者太迟而未成功传送的包的失败率。

图中给定的几种业务的时延和和可靠性要求陈述如下:

  • 远程控制:时延要求低,可靠性要求低。
  • 工厂自动化:时延要求高,可靠性要求高。
  • 智能管道抄表等管理:可靠性要求高,时延要求适中。
  • 过程自动化:可靠性要求高,时延要求低。
  • 车辆自动指引/ITS/触觉Internet:时延要求高,可靠性要求降低。
  • 2016年5月相关演讲稿中提供了如下信息,更为具体和形象。但是其中也仅指明了时延指标,可靠性要求没有提供,所以还需要与上述坐标图一起对比分析。

10.jpg
2.   URLLC性能指标
3GPP TR38.913URLLC的时延和可靠性方面的指标进行了定义。


对于URLLC,用户面上行时延目标是0.5ms,下行也是0.5ms。

  • 可靠性定义为在特定时延内传送X字节数据包的成功率。这里的时延是指在特定信道质量条件下(如覆盖边缘),从一端L2/3 SDU入口到无线接口协议层的另一端的L2/3 SDU出口间传送小包的时延。
  • 通常URLLC一次传送的可靠性要求为:用户面时延1ms内,传送32字节包的可靠性为1~10^(-5)。


注:图中2个五角星表示时延和可靠性。时延用纵坐标表示,约为0.5ms,可靠性则采用横坐标表示,对应1~10^(-5)的范围段。
3.   URLLC场景具体描述
3.1  自动驾驶[img=0,1][/img][img=0,1][/img]
11.jpg
12.jpg
3.2  工业制造

[img][/img]
4.5G性能提升
5G网络可以采用一种体系加州支持多种产业形态。其带来的性能增益为:

  • 10~100倍以上的终端用户速率
  • 1000倍以上的移动数据量
  • 5倍以上的时延降低
  • 100倍以上的终端数增加
  • 设备成本显著降低
  • 10年以上的电池容量
  • 20dB以上的覆盖增强


16.jpg
17.jpg
[img][/img]
[img][/img]
5.URLLC相关的5G新空口关键技术
5.1 5G新空口设计目标
5G无线接入基于现有技术的演进以及新的无线接入技术。

LTE演进需要考虑后向兼容性,而NR则无此要求,而这可以采用紧耦合方式进行连接。

5G可以采用灵活的频谱,比如授权频谱、授权共享频谱、非授权频谱,可以采用FDDTDD模式。
18.jpg
5G新空口设计目标包括:

19.jpg
[img][/img]

  • 超简洁(Ultra-lean):与用户数据传送无直接关联的网络传输的最小化
  • 前向兼容
  • 多连接
  • 多业务:网络切片
  • 面向波束
  • 低时延:Mini-slot,one-slot


5.2 5G新空口波形
20.jpg
[img=0,1][/img]

  • 基于OFDM,采用灵活可扩展的参数集(Numerology,包括子载波间隔、CP、TTI等)。
  • 采用加窗和滤波技术来增强频谱限制(confinement)

        o   同一载波上参数集的混合使用
        o   与LTE-M/NB-IoT及同步信号相兼容
  • 上行采用互补的(complementary) DFT预编码选项来降低PAPR
  • 参数集越高,时隙越短,时延越低

5.3 5G参数集和部署
21.jpg
[img][/img]

  • 高频时,采用较大的子载波间隔,对较大的相位噪声的鲁棒性越强。
  • 低频时,采用较大的CP,可以处理大面积部署时的时间离散(dispersion)。
  • 高频时,降低符号长度有利于降低时延。
    22.png

[img=0,1][/img]
5.4 5G时隙结构

每个时隙中典型包括7个或者14个符号。
采用mini-slot的可能性:
  • 适用于URLLC
  • 可以穿插到其他传输中
  • URLLC与其他业务如eMBB的有效复用


23.jpg [img][/img]
5.5 快速上行接入
24.jpg
[img][/img]

  • 基于调度请求的上行接入

        o  由于NR中的处理非常快,所以可以降低时延和turn-around时间。

  • 无需调度许可(Grant)的上行接入

        o   直接地接入信道

  • 在上行提供可配置的传输机会
  • 避免采用调度请求和调度许可
  • 可以避免明确的时间同步(alignment)如同步接入。

        o   提供类似于下行的上行时延

注:关于上下行接入时延,2016年讲座稿中有些具体的对比信息,摘录如下:
25.jpg

5.6  5G新空口中与低时延相关的技术总结

26.jpg [img][/img]

  • 通用:

        o   参数集越高,时隙长度越短
        o   采用mini-slot进行低时延传送
        o   快速处理

  • 快速解码以便迅速的turn-around
  • 采用快速HARQ和快速动态调度
  • FDD:可专用于URLLC
  • TDD

        o   UL-DL配置的频繁转换:时隙长度和转换开销之间的权衡
        o   快速的处理/turn-around
6.5G新空口RAN时延举例

27.jpg
[img][/img]

时延取决于新空口的配置:

  • 参数集
  • 时隙结构
  • 上行接入方法
  • 表中时延是假定最坏情况下确保的timing,但假定新空口采用快速处理。

7.低时延下的高可靠性技术
28.jpg
[img=0,1][/img]

  • 采用所有分集级别

            o  多天线:在所有天线振子/站上的分集编码。
            o  频率:采用宽带进行发送。
  • 采用鲁棒性强的编码和调制阶数(MCS选择)

选择非常低的码率和低的调制星座图,以便在给定SINR下,提供非常低的BLER。
  • 鲁棒性强的信道(状态)估计

            o  采用超级鲁棒性信道估算,尤其在SINR较低时
        o  信道估算错误的余量
  • 不同频率(RAT)上的多连接

        o  站内或者站间:移动中连接永远存在

8.如何实现高可靠性

29.jpg [img=0,1][/img]

  • 单时隙传送

    使用低码率来获得较低的错误 —> 低效且需要强壮的控制
  • 多时隙传送

    在频域和时域中重复传送 —> 低效,但是要求低(less demanding)。
  • 重传(基于HARQ)

            o   按需重传
            o   重传越多,越可能使用较高的码率 –>高效
9.高可靠性的开销

[img][/img]
30.jpg
31.jpg
[img][/img]

10.  总结

5G将支持低时延高可靠类业务。
采用灵活参数集、mini-slot、无需grant的即时上行、快速调度来获得低时延。
采用多连接、分集合强壮的物理设计来获得高可靠性。
四、 工信部URLLC测试结果简单分析

32.jpg
33.png

根据前面分析,子载波间隔越大,时隙越短,时延越低。对比30KHz60KHz60KHz下时延较低,下行平均0.277ms,上行平均0.319ms。而采用30KHz时则在0.4~0.5之间。

同样30KHz子载波间隔条件下,厂家三采用了Mini-slot,即使TTI长度较大,其时延也相对较低。

13.jpg
14.jpg
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3

帖子

5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7
发表于 2018-5-24 16: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8

帖子

11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8
发表于 2018-6-26 00: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5G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RF技术社区

GMT+8, 2024-4-27 08:28 , Processed in 0.097321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