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77|回复: 0

[分享] Wi-Fi 7与Wi-Fi 6区别

[复制链接]

7

主题

320

帖子

61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9
发表于 2024-4-9 09: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Wi-Fi联盟(Wi-Fi Alliance)数据,下一代360度AR/VR应用对无线带宽的需求最高已经达到200Mbps;另据来自英美2000位游戏玩家的一线调研报告,“97%的游戏玩家曾经遇到过延迟问题”。从应用出发,大带宽、低时延的下一代无线网络呼之欲出。
Wi-Fi联盟在2019年推出IEEE 802.11ax标准(Wi-Fi 6)的4年后,即将推出新一代IEEE 802.11be标准,即Wi-Fi 7。
WIFI联盟为IEEE 802.11be标准设定的目标主要为两个:最大吞吐量至少达到30Gbps(a maximum thoughtput of at least 30Gbps)、最差的时延和抖动水平得到提升(improved worst case latency and jitter)。这两个目标,一个提升数据传输速率;一个降低时延。
下文将分上、下两篇,分别介绍Wi-Fi 7独有的技术,其中上篇重点介绍提升速率的技术。
1. Wi-Fi 7相关基本概念
Wi-Fi通信在物理上的传输载体是电磁波。可以Wi-Fi通信的电磁波,一般分为三个频段(band):2.4GHz频段、5GHz频段、6GHz频段。

频段进一步划分为较小的信道(Channel)。

以2.4GHz频段为例,频率从2.401GHz到2.483GHz,被分为13个信道(2.4G频段一共14个信道,中国只开放前13个信道)。


· 信道带宽(Bandwidth),也称频宽,信道最大频率减去最小频率的差值,表示这个信道覆盖频率范围。
2.4G频段中每个信道带宽是22MHz。一般说信道带宽20MHz,因为这22MHz中有2MHz是隔离带,用以区隔相邻信道,不传输数据。
· 子载波(Tone),信道进一步细分,把20MHz信道细分为256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频宽78.125KHz。256个子载波中,有些是传输管理信息,只有234个传输数据,又被称为有效子载波。子载波是无线传输在频域上最小单位。
· 符号(Symbol),无线传输在时域上的传输单位。
· 速率(Rate),就是单位时间内,从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和STA(Station,无线终端)之间传输的信息量。速率一般用比特/秒(bps)为单位来计量。
2. Wi-Fi 7与Wi-Fi 6区别之一:提升Wi-Fi 7速率的技术2.1 编码方式:4096-QAM
编码方式是一种无线信号调制技术,以无线电波的不同幅度、相位或频率的组合来表示数据信息。编码方式决定了在一个符号(Symbol)里所能承载的比特(bit)数量。
Wi-Fi 6 采用最高 1024-QAM 调制,每个Symbol承载 10bit 信息。Wi-Fi 7 采用最高 4096-QAM 调制,每个Symbol承载 12bit 信息。Wi-Fi 7编码能力是Wi-Fi 6的1.2倍,传递信息密度更大。
可以形象理解为:无线通信就是在AP和STA两地之间通过汽车运输货物。信道、子载波就是道路的宽窄,一个Symbol就是一辆货车,货物就是数据信息。Wi-Fi 6一车运输10bit,Wi-Fi 7一车运输量提升为12bit,Wi-Fi 7单车运载信息量是Wi-Fi 6的1.2倍。
2.2 码率: 5/6
实际传输时,单个Symbol的12bit不会都用来传输数据,要拿出一定bit用作纠错信息码,补救传输过程中可能的错误。单Symbol中排除纠错信息码,有效传输信息占12bit的比例就是码率。

Wi-Fi 6的1024-QAM调制的码率最高是5/6,Wi-Fi 7的4096-QAM码率最高也是5/6。在码率上,Wi-Fi 7并没有提升。

可以形象地理解为:运载信息的汽车空间不能装满货物,有一定空间用作管理。Wi-Fi 7的有效运载率和Wi-Fi 6一样,均为5/6。
2.3 最大信道: 320MHz
在中国,Wi-Fi 6支持2.4GHz、5GHz两个频段,其中5GHz又可细分为5.2GHz频段(5G低频段)和5.8GHz频段(5G高频段)。

无线传输中,基础信道就是20MHz。2.4GHz频段中支持3个非重叠20MHz信道(参见图二),5.2GHz频段支持8个非重叠信道,5.8GHz频段支持5个非重叠信道。Wi-Fi 6一共支持16个非重叠20MHz信道。

要提高速率,最直接方式是提高道路的宽度。通过信道捆绑技术,把多个连续信道捆绑成更大带宽的信道。

信道捆绑技术把连续2个20MHz信道捆绑为40MHz信道,把2个连续40MHz信道捆绑成80MHz信道,Wi-Fi 6最高支持把2个连续80MHz信道捆绑成160MHz信道。

Wi-Fi 7标准中启用6GHz频段,在这个频段上有大量连续信道,并且干扰少,信道质量高,更适合捆绑信道。Wi-Fi 7支持最大捆绑成320MHz信道。

一个20MHz的信道可以包含234个有效子载波(参见“Wi-Fi 7相关基本概念”)。一个160MHz信道包含1960个有效子载波。一个320MHz信道包含3920个有效子载波。


要让Wi-Fi的速率达到峰值,就只在最大信道上传输数据。Wi-Fi 6单次最大可以传输1960个有效子载波;Wi-Fi 7单次可以传输3920个。Wi-Fi 7最大单次传输有效子载波数量是Wi-Fi 6的2倍。

可以形象地理解为:Wi-Fi 6在最大160MHz带宽下一次可以最多并排跑1960辆车;Wi-Fi 7在最大320MHz带宽下一次最多可以跑3920辆车。
2.4 符号传输时间: 13.6μs
以上讲的编码方式、码率、有效子载波数量,都是从空间角度,即频域维度而言;而波的传输,还有传输时间角度,时域维度。

从时域维度看,传输单位是符号(Symbol)。为避免Symbol在传输时的相互干扰,在相邻Symbol传输的中间设定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GI。单位是微妙(μs)。1秒 (s)=1000000 微秒 (μs)。

一个完整的Symbol传输时间=单Symbol传输时间+GI


Wi-Fi 6和Wi-Fi 7的单Symbol传输时间没有变化。单Symbol传输时长都是12.8μs。选择GI 0.8μs来计算,1000000/(12.8+0.8)=73529。表示一秒钟可以发出73529个Symbol。

在Symbol传输能力上,Wi-Fi 7和Wi-Fi 6的能力一样,没有提升。

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在Wi-Fi 7的320MHz捆绑信道上,每排可以并排跑3920辆车,而1秒钟可以跑73529排。
2.5 空间流数量:16*16 MIMO
在Wi-Fi 6和Wi-Fi 7中,采用多用户-多进多出(MU-MIMO)技术,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在AP发射端和STA接收端使用多根天线,同时传输和接受多个数据流,以提高无线传输的速率。每个独立的数据流都是一个空间流,通过不同的天线传输和接收。

Wi-Fi 6最多支持8条空间流,即一个AP同时对8个外部接收端传输数据(这8个接收端不一定是8个STA,也可以是3个STA的8个接收端)。每一条空间流在1秒钟都可以传输前述的数据量,8条空间流,就是同时传输上述数据的8倍。而Wi-Fi 7扩展到16条流。

Wi-Fi 7的空间流传输能力是Wi-Fi 6的2倍。


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从AP端到STA端,一条流就是一层道路。16条空间流,就是有16层的道路,上下层列,同时在跑车运输信息。当然这里是1个AP端,STA端就不止一个了,可能是多个STA端。但是这里要计算的是AP在Wi-Fi 7下的最大数据传输能力,可以这么计算。

2.6 理论速率计算公式
至此,就可以隆重推出Wi-Fi理论速率峰值的计算公式:
Wi-Fi理论速率=编码方式*码率*最大信道有效子载波数量*单位时间符号传输数量*空间流数量
=12*5/6*3920*73529*16
=46.12Gbps
由此得出:
1)Wi-Fi 7理论速率最大峰值可以达到46.12Gbps;
2)相比Wi-Fi 6理论速率峰值9.6Gbps,Wi-Fi 7的理论峰值速率是Wi-Fi 6的4.8倍;
3)Wi-Fi 7相比Wi-Fi 6,速率提升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技术点

3. Wi-Fi 7的主要技术特征
Wi-Fi 7的主要技术特征很多,限于篇幅,本文仅介绍MLO、Preamble Puncturing、MRU三种技术。

早期的Wi-Fi 7技术标准草案里有“多AP协同技术”,在最新标准的修订中这个功能被砍掉了,预计留待Wi-Fi 8去实现,本文不做介绍。
3.1 Wi-Fi 7技术之:多链路传输技术(MLO)
多链路传输技术(MLO), Multi-Link Operation,在一个AP里,有多个射频芯片,2.4GHz芯片,5GHz芯片,6GHz芯片。AP的多个芯片可以同时和一个STA建立链路通信。MLO是MAC层技术,可以跨频段地捆绑多个链路成一个虚拟链路。


MLO有两种工作模式。

其一,多发单收模式,多链路传输同一信息。系统自动选择最好的链路传输。比如当2.4GHz频段干扰大时,自动切换到信号更干净的5GHz频段传输信息。总是选择最优信道传输,效果是大大降低时延。在多终端的高密环境下,这种方式还可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和质量。

据锐捷网络实际测试,其Wi-Fi 7设备采用MLO技术,同时建立5G和6G两条链路,平均时延从Wi-Fi 6的84ms大幅下降到6ms。时延在10ms以内,已经接近有线网络的时延水平。

其二,多发多收模式,一个信息分拆多条链路分别传输。把一个信息分拆成多份,采用MLO技术,通过多条链路同时传输,STA接收到之后再整合。这种方式就大大提升传输速率。


大家可能有个困惑:这里的MLO技术跟前面讲的MU-MIMO空间流技术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

MLO技术和MU-MIMO空间流技术,都可以在一个AP和STA之间建立多条链路通信,同时收发信息。

不同点:

MU-MIMO空间流技术是限于AP中同一个射频芯片的,比如说16条流,指的是一个AP中一个射频芯片,可以同时对外建立16条通信链路,当然这16条通信链路可以和一个STA建立,也可以跟多个STA建立。

MLO技术是指一个AP中多个射频芯片同时跟同一个STA建立通信链路。

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在一个AP和一个STA之间,有三种交通媒介,铁路,公路,航空。通过三种交通媒介同时通信,用到的是MLO技术。单就其中一个媒介而言,比如公路,同时有16层公路可以通信,那就是MU-MIMO空间流技术。

3.2 Wi-Fi 7技术之:多资源单元(MRU)
多资源单元,MRU(Multiple resource uint),是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的技术。

图十五中左图,Wi-Fi 5的OFDM工作模式,横轴是时域,纵轴是频域。在一个最小时间单位里,一个信道只向一个用户发送信息。即一个用户占用一个单位时间整个信道,不管这个用户的信息是否能占满整个信道,存在资源浪费。

右图,Wi-Fi 6的OFDMA工作模式,引入资源单元,RU(Resource Unit)的概念。把这20MHz的信道在同一个时域单位上划分成多个RU。每个RU包含一定数目的子载波,每个RU向一个用户发送信息。这样在一个最小时间单位里,可以同时向多个用户同时发送信息,大大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一个RU中包含多少个子载波,不是随意组合的,Wi-Fi标准规定了RU的固定组合形式,主要有:26-tone RU(即26个子载波组成一个RU),52-tone RU,106-tone RU,242-tone RU,484-tone RU、996-tone RU、1992-tone RU。

在Wi-Fi 6中,一个用户只能对应一个RU。Wi-Fi 7提出了MRU概念,一个用户可以分配多个RU。

那这个MRU有什么用呢?

例如,20MHz的信道,要给3个用户使用。Wi-Fi 6中,最大资源利用率的分配如下:1个用户分配106-tone RU,2个用户分别分配,52-tone RU,一共用了210个子载波(tones),还浪费了24个子载波(一个20MHz信道一共234个数有效子载波,参见《Wi-Fi 7与Wi-Fi 6区别一文读懂(上)》的“Wi-Fi 7相关基本概念”)

现在,Wi-Fi 7应用MRU,就可以1个用户分配106-tone RU+26-tone RU(把2个RU分配给一个用户),另2个用户还是分别分配52-tone RU。这样就把20MHz信道的资源用足,提升了信道资源利用率,提高速率,降低时延。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任意两个RU都可以组成一个MRU的,而是有限定条件的。Wi-Fi 7标准把RU分为小部RU和大部RU两类,规定只有同在一类中的RU才可以组合成一个MRU,即必须同为小部RU,或同为大部RU,才可以组成一个MRU。

小部RU:26-tone RU,52-tone RU,106-tone RU,
大部RU:242-tone RU,484-tone RU、996-tone RU、1992-tone RU
3.3 Wi-Fi 7技术之:前导码打孔(Preamble Puncturing)
前导码打孔,Preamble Puncturing(以下简称Puncturing),这个技术在Wi-Fi 6标准里是可选技术,由于其技术成本高,一般产品的实际功能里没有这个功能。到Wi-Fi 7标准中,这个成为强制标准,即产品必须要具备的功能。

前面谈到,为提升速率采用信道捆绑技术,比如:把8个20MHz的信道捆绑成一个160MHz的信道。

在信道捆绑中,有主信道(Primary channel)和辅信道(Secondary channel)之分。在捆绑成40MHz的信道中,有Primary20信道,Secondary20信道;然后这两个信道又共同组成一个捆绑80MHz信道的Primary40,另外的是Secondary40;以上共同组成Primary80,其余的组成Secondary80。


信道捆绑,以前的协议有两条原则:原则一,只能捆绑连续的信道。原则二,在捆绑信道模式下,必须在主信道干净、无干扰的情况下,辅信道才能传输信息。

那假设,当Secondary20出现干扰的时候,Primary40整体就是不干净的信道,那么Secondary40就无法传输信息了;再进一步Primary80也不干净,那Secondary80也无法传输信息。最后,一个捆绑成160MHz的信道,因为其中一个Secondary20的20MHz信道干扰,一下子下降为只剩20MHz(Primary20)传输信息了,7/8信道资源都浪费了。

Wi-Fi 7的Puncturing技术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还是上面这个例子。Secondary20信道受到干扰。采用Puncturing技术,直接把这个Secondary20信道打孔、屏蔽。然后剩余的140MHz信道继续捆绑在一起传输信息。此时,还是工作在160MHz捆绑信道模式下,但实际传输的时候,把Secondary20信道置于Null(空)状态。这种例子中采用Puncturing技术,信道利用率是之前的7倍(140:20)。

Puncturing技术的核心是提升了非连续信道的利用率,其效果是提升了实际速率,降低了时延。
4. Wi-Fi 7技术的应用场景
Wi-Fi联盟官方在Wi-Fi 7标准时,对于其应用场景就有了明确预期:AR/VR/XR、全屋视频分发、游戏、远程医疗、企业制造、虚拟培训、教育、酒店场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RF技术社区

GMT+8, 2024-5-5 07:49 , Processed in 0.06911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