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知识:噪声、相位噪声、信噪比、噪声系数详解

分享到:

通信系统中常用的术语包括噪声、相位噪声、信噪比和噪声系数。尽管从名称上看它们都与噪声有关,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并且彼此之间也有联系。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噪声是一种常见的干扰,经常会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噪声源于电子的布朗运动,即电子随机的热振荡运动,因此被称为热噪声或白噪声。
 
理论上,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是一个常量,这意味着在频域上每个频点的功率值都相等。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功率谱密度的概念。功率谱密度表示信号在频域上的分布情况,揭示了功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单位为W/Hz或dBm/Hz。
 
结合噪声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发现白噪声实际上与频率无关,其功率谱密度在任意频率上都是恒定的。然而,随着带宽的增加,其总功率也相应增加。理论上,在带宽无限大的情况下,白噪声的总功率也将趋于无穷大。
 
此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类型的白噪声,如高斯白噪声,其幅度分布服从高斯分布。我们可以使用Python进行高斯白噪声的仿真。
 
在任何无线系统中,都存在噪声,它是系统固有的且无法消除的。在频谱分析仪测试时,如果信号过低,噪声往往会淹没信号,导致无法准确测量信号的大小。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使用平均值测试。
    减小分辨带宽(RBW)。
 
除了噪声之外,相位噪声也是通信系统中经常使用的术语。相位噪声与相位相关,它表示系统相位信号的随机变化。相位噪声的定义如下:
 
相位噪声是噪声功率密度与载波功率之比的对数值(以分贝为单位)。
 
可能会让人困惑的是,从相位噪声的公式上看不出与相位的关系。因为我们是在频域上进行相位噪声的分析和计算,所以无法直接观察到相位相关的信息。实际上,相位噪声是由于信号的相位抖动引起的,它与抖动是同一现象的不同描述方式。相位噪声用频域的方式描述和测量,而抖动则用时域的方式描述。
 
例如,在理想连续波(CW)信号中,频谱表现比较平坦,载波附近没有明显的信号增益。但如果在程序中为采样点10~20增加了0.1的相位值,结果与理想的CW信号明显不同。在频域上,信号发生了变化,载波附近出现了明显的信号增益。对于调制信号,还会导致星座图旋转的情况。
噪声在通信系统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多个信号通道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相位噪声。相位噪声会影响邻近信道的信号质量,降低信号接收的灵敏度,并增加误码率等。
 
对于衡量信号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信噪比(SNR)表示了传输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噪声所占的比例。SNR对信道的误码率以及信息数据的有效传输具有重要影响。
 
在信号经过功放(PA)时,除了信号被放大外,噪声也会被放大,同时放大器本身也会产生噪声。因此,输出端的SNR将小于输入端的SNR,这说明放大器存在局限性,虽然可以放大有用信号,但也缩小了信号的动态范围。
 
那么,有没有某种指标可以描述这种现象呢?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噪声系数(NF)来衡量放大器的噪声恶化程度。噪声系数是指输入端信噪比与放大器输出端信噪比的比值。
 
以一个放大器为例,理想的放大器会同时放大信号和噪声,放大前后的动态范围不会有变化,此时噪声系数为1。然而实际放大器中,由于内部因素的影响,会引入一定程度的噪声,从而降低输出端的信噪比和动态范围,导致噪声系数增大。噪声系数描述了器件或系统内部的噪声特性,对于系统或器件来说,噪声系数越小越好,低噪声放大器就是一个例子。
 
噪声在通信系统中是一个无法忽视的主题,我们常常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降低噪声以提高系统的灵敏度。本文介绍了噪声、相位噪声、信噪比和噪声系数等指标。射频工程属于一个抽象的领域,虽然它存在于我们周围,但我们无法直接感知。仅仅通过公式很难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仿真等方法来帮助我们理解。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使用第三方仪器进行测量和测试,以加深对无线通信世界的认识。
 
相关资讯
从单品智能到全屋互联: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的革新方向​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从单品智能向全屋互联转型。高精度传感器如MEMS技术温湿度传感器实时感知环境,Wi-Fi 6、Zigbee 3.0等无线通信技术协同,5G融合拓展场景。AI实现主动决策,统一通信协议打破设备壁垒,边缘计算提升数据处理实时性与隐私安全性。

氮化镓快充,为何成为手机、笔记本等设备的“充电新宠”

氮化镓快充因卓越性能成电子设备“充电新宠”。作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它禁带宽度、击穿电场强度远超硅基材料,具备高工作电压、低导通电阻、快开关速度的特性,由此实现高效能与小型化结合,且兼容多种设备,通过先进保护机制保障安全,满足市场对快充的迫切需求。

汽车智能化浪潮中,射频前端如何赋能车规级通信​

在汽车智能化进程中,射频前端(RF)作为车规级通信核心,连接天线与收发机电路,通过发射和接收链路实现数字信号与无线电磁波信号转换。其关键器件如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等各司其职,经信号处理保障车辆在卫星通信、V2X等多场景下,实现稳定高效的信息交互与传输。

氮化镓射频器件:突破传统半导体极限的高频功率技术革命

在半导体技术演进中,氮化镓作为宽带隙材料,凭借 3.4 电子伏特大能隙,具备高击穿电场、高电子饱和速度等特性。通过 MOCVD 或 MBE 技术在异质衬底生长,射频应用常选碳化硅衬底。这些特性与工艺使其在高频、高功率场景优势显著,革新无线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射频技术应用。

智能家居变革中的微波传感器

微波传感器基于电磁波传播与反射原理,发射特定频率微波信号并接收回波实现环境感知,通过分析回波的频率偏移、相位变化及信号强度捕捉目标信息。其非接触式感知不受光照影响、穿透性强、检测范围广,在智能家居安防、照明、健康监测等领域应用,正推动行业变革。

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