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设计:解码各类带宽的关键差异

分享到:

OBW即操作带宽或占用带宽,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在操作带宽的语境下,它指的是通信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最大带宽,这通常受限于射频前端的收发滤波器或双工器的性能。以5G频谱分配为例,不同运营商分配的频谱带宽就是其工作带宽的体现。而在占用带宽的语境下,OBW是一个监管要求,特别是在某些地区,它定义了设备在发射信号时所占用的最大频谱范围。这个范围之外的发射量受到严格限制,以确保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避免对其他通信系统的干扰。
带宽
 
 
IBW,即瞬时带宽。它指的是通信系统在某一瞬间能够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最大带宽。这个参数受到数字采样频率和功率放大器(PA)工作带宽的限制。数字采样通常由ADC(模数转换器)完成,高精度的ADC成本高昂,因此在低成本设计中,IBW往往难以做得非常宽。同时,PA作为线性器件,在宽频带下保持线性特性也是一个挑战。一旦频带过宽,PA的性能可能会下降,导致峰均比问题。在理解了OBW和IBW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工作带宽通常大于等于瞬时带宽,而瞬时带宽又大于等于占用带宽。这意味着在设计通信系统时,我们需要确保系统的IBW能够满足运营商的实际需求,同时OBW也要符合监管要求,以避免频谱资源的浪费和干扰问题。
 
以5G RRU为例,如果它支持的工作带宽是400M,而IBW是300M,OBW是200M,那么运营商在实际配置载波时,可以在300M的IBW范围内灵活选择。他们可以选择连续的200M带宽进行信号发射,也可以选择不连续的几块带宽,如100M+50M+50M的组合。但无论如何配置,这些载波的带宽之和都不能超过200M的OBW限制,同时它们的边界跨度也不能超出300M的IBW范围。RBW决定了仪器能够探测到的最小带宽。当我们想要更精细地分辨信号时,就需要减小RBW的值。这样,频谱分析仪就能够区分出更紧密的频率成分。然而,减小RBW也会影响到测量的速度,因为仪器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扫描整个频率范围。因此,在选择RBW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权衡分辨率和扫描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RBW的设置对测试结果具有直接影响。只有当RBW大于或等于信号的工作带宽时,我们才能获得准确的读数。如果RBW设置过小,而信号又较弱,那么频谱分析仪可能无法分辨出信号,导致读数不准确。与RBW不同,VBW主要影响测试的精度和显示的平滑度。VBW可以理解为对检测器输出进行平滑处理的滤波器带宽。较窄的VBW能够消除检测器输出中的噪声,使测试曲线更加光滑。然而,VBW的设置也会影响到扫描速度。当VBW小于RBW时,扫描时间会增加。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会根据测试需求来调整RBW和VBW的值。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平滑度,我们会尽量保持VBW小于RBW。然而,具体的设置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测试效果。需要注意的是,RBW和VBW虽然都是关于带宽的概念,但它们在测试仪器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同的。RBW主要影响分辨率和扫描速度,而VBW则影响测试的精度和显示的平滑度。因此,在使用频谱分析仪等测试仪器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合理设置这两个参数。
 
相关资讯
从单品智能到全屋互联: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的革新方向​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从单品智能向全屋互联转型。高精度传感器如MEMS技术温湿度传感器实时感知环境,Wi-Fi 6、Zigbee 3.0等无线通信技术协同,5G融合拓展场景。AI实现主动决策,统一通信协议打破设备壁垒,边缘计算提升数据处理实时性与隐私安全性。

氮化镓快充,为何成为手机、笔记本等设备的“充电新宠”

氮化镓快充因卓越性能成电子设备“充电新宠”。作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它禁带宽度、击穿电场强度远超硅基材料,具备高工作电压、低导通电阻、快开关速度的特性,由此实现高效能与小型化结合,且兼容多种设备,通过先进保护机制保障安全,满足市场对快充的迫切需求。

汽车智能化浪潮中,射频前端如何赋能车规级通信​

在汽车智能化进程中,射频前端(RF)作为车规级通信核心,连接天线与收发机电路,通过发射和接收链路实现数字信号与无线电磁波信号转换。其关键器件如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等各司其职,经信号处理保障车辆在卫星通信、V2X等多场景下,实现稳定高效的信息交互与传输。

氮化镓射频器件:突破传统半导体极限的高频功率技术革命

在半导体技术演进中,氮化镓作为宽带隙材料,凭借 3.4 电子伏特大能隙,具备高击穿电场、高电子饱和速度等特性。通过 MOCVD 或 MBE 技术在异质衬底生长,射频应用常选碳化硅衬底。这些特性与工艺使其在高频、高功率场景优势显著,革新无线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射频技术应用。

智能家居变革中的微波传感器

微波传感器基于电磁波传播与反射原理,发射特定频率微波信号并接收回波实现环境感知,通过分析回波的频率偏移、相位变化及信号强度捕捉目标信息。其非接触式感知不受光照影响、穿透性强、检测范围广,在智能家居安防、照明、健康监测等领域应用,正推动行业变革。

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