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低功耗蓝牙LE(Low Energy)音频逐渐崭露头角,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兴趣。相较于传统蓝牙音频,低功耗蓝牙LE音频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满足了现代人对无线音频技术的更高追求。
蓝牙音频分为2大类:低功耗LE音频和经典传统音频。LE音频之所以能够实现低功耗,主要得益于其基于蓝牙协议5.2中引入的Isochronous Channels功能。Isochronous Channels功能允许数据以同步的方式传输,这减少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必要的信息交互。相较于传统蓝牙音频,这种同步传输方式避免了频繁的信息交换和确认,从而大幅降低了功耗。
LE音频采用了高效的编码算法和数据压缩技术。其中,LC3编码器的应用尤为关键。LC3编码器不仅提供了更高的音质,还在低数据速率条件下实现了高效的音频传输。这种编码方式使得LE音频在保持音质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功耗。经典传统音频的原理是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某种媒介传输这些电信号,最终在接收端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这个过程涉及到声音的采集、信号的传输以及声音的重现等关键步骤。
声音是通过声源产生的机械振动在空气中传播的,当声波被麦克风等声音采集设备接收时,会引起采集设备内部膜片的振动。这种振动会进一步转化为电信号,即麦克风输出的音频信号。这个电信号是声音信号的电学表示,它包含了声音的振幅、频率等关键信息。在经典传统音频中,信号的传输通常是通过有线方式进行的,如使用音频线或电缆连接声音源和音响设备。这种方式传输稳定,但受限于线缆的长度和布局。此外,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音频传输也逐渐普及,如蓝牙、Wi-Fi等无线传输方式,为音频信号的传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LE音频相较于传统蓝牙音频具备五大显著优势。LE音频以其低功耗特性脱颖而出,这得益于蓝牙协议5.2中引入的Isochronous Channels功能,它通过优化数据传递,减少不必要的信息交互,从而实现了功耗的大幅降低。相比之下,传统蓝牙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频繁的信息交互,导致功耗较高。
LE音频支持LC3编码器,这是其相较于传统蓝牙音频的另一个重要优势。LC3编码器不仅更为灵活,性能更佳,传输效率更高,而且支持多种采样率、比特率和帧速率,从而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音频体验。相比之下,传统蓝牙音频所支持的SBC和AAC编码器在性能上稍显逊色。LE音频支持多音频流传输,这是传统蓝牙音频所不具备的功能。通过蓝牙核心规范5.2中引入的CIS和CIG功能,LE音频能够实现音频源设备与多个音频接收器设备之间传输多个独立且同步的音频流。这一功能不仅解决了传统蓝牙音频在双耳蓝牙耳机中经常出现的不同步问题,还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灵活的音频体验。
LE音频具备音频广播功能,这也是传统蓝牙音频所不具备的。音频广播功能使得音频源设备能够将音频流广播到无限数量的蓝牙音频接收器设备,从而实现了音频的广泛传播和共享。这种功能在公共场所、商业展示等场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LE音频还支持助听器设备,为听力损失的人群提供了更为便捷和高效的通信方式。通过连接到大多数智能手机、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助听器用户能够更方便地获取音频信息,提高了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