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61|回复: 0

[分享] 通感一体化的技术难点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119

帖子

48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5
发表于 2024-2-21 08: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面向通感一体化的技术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波形设计:传统用于雷达感知领域的波形有脉冲波形、FMCW等。这类波形的优点是对全双工要求低,且信号处理简单,成本较低,缺点在与相比于OFDM类波形承载信息的能力较弱。OFDM波形以及 OTFS波形在同时兼具承载信息与感知探测的能力上优于传统雷达波形,但是在自发自收的感知场景下对全双工的要求较高。

2)帧结构设计:需要研究如何将感知所需要的时域资源信息嵌入到传统的通信TDD时隙资源配置中。此外,也会根据单站与多站式感知的不同需求确定所需的帧结构设计方案。

3)资源复用方式:通信资源与感知资源的复用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TDM、FDM、SDM、CDM。从实现的难易程度来看,通感一体化的初始阶段可以只考虑TDM或者FDM 的方式。

4)感知信息的测量及反馈:原则上对于感知信息的测量与反馈可以参考现有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流程,可以作为一个全新的测量参数。

5)感知模式选择及切换:通感网络具备丰富灵活的感知模式,包含自发自收、协作感知等模式,实现终端、基站、核心网设备等多网元有机组合的网络化感知。在感知任务的配置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感知模式是需要解决的问题,SF或RAN可根据不同的感知场景和业务需求以及终端的辅助信息,选择合适的感知模式。

6)感知能力定义:在感知设备的选择中需考虑感知设备的感知能力,感知能力可包含支持的感知业务类型、感知模式等。其中,终端在不同RRC状态下可具备不同的感知能力。

7)感知设备选择:感知设备的选择可基于感知业务的需求、感知设备的能力、感知设备位置、网络负荷、授权/鉴权等信息选择出合适的感知设备,感知设备的选择可由SF或RAN来执行。终端和RAN可上报辅助信息用于感知设备的选择。

8)感知数据收集架构:感知数据的上报需要考虑减少对通信业务的影响,可设计统一的感知数据收集架构来覆盖各种场景。感知数据可通过信令承载或数据承载上报,可支持本地化的感知数据上报。

9)移动性管理:在感知设备的移动场景和被感知物体的移动场景,需保证感知业务的连续性。当感知设备进行切换时,感知设备的源基站选择支持该感知业务的目标小区作为切换的目标小区,并在切换准备流程中将感知业务信息发送到目标基站。被感知物体移动时,感知设备需及时检测和上报到感知任务的控制网元,感知任务的控制网元可选择其它感知设备执行该感知任务,从而保证感知业务的连续性。

尽管通感一体化设计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无论从硬件层面还是算法层面,甚至理论层面都还有很多尚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未来通感一体化的发展也会预期从初步的简单融合慢慢向着深度融合的程度逐步演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RF技术社区

GMT+8, 2024-4-27 21:56 , Processed in 0.103817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